当前位置: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 专题

偏关:九边重镇偏头关,长城威严障北环,天下黄河第一湾

发布时间:2020-05-14   |  来源:央视科教


CCTV-10

2020.5.14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山西卷 偏关篇

偏关篇 预告片

  黄河之水进入黄土高原后,从晋陕蒙交界处开始,自北向南拉切了一道巨大深邃的峡谷,这就是著名的晋陕大峡谷。峡谷之中,晋蒙交界的东南方就是山西省偏关县。

  偏关县自古为军事要塞。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这片土地就因其突出的军事作用屡次成为草原文化与农耕文明交替融合的见证。

 

  坐落于县城西部,修筑于明朝隆庆年间的护城楼,是偏关县的标志性建筑。

  有明一代,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长城外三关,偏头关居外三关之首。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偏头关守御千户所为偏关县署,隶属宁武府,在随后的近300年历史之中,偏关之名再无更迭,一直沿用至今。

长城威严障北环

  偏关县是全国拥有长城最多的县之一,六道明长城再加秦、北魏、北齐长城,巍巍长城连接堡寨,形成的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堪称古代军事建筑史上的奇迹。

 

  境内西北的黄河沿线,长城依托壁立千仞、河水汹涌澎湃的天险修筑边墙,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峻险奇观。

  九窑十八洞,又名空心敌台。它是万里长城上设置功能最全的军事堡垒,既是戍边将士的住所和武器库,又是阻挡和打击敌人的极为险要的军事工程。

  偏关是明长城内外长城交汇之处,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明长城自怀柔火焰山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偏关汇合,被称为内外长城。

  外长城,是指火焰山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天镇、阳高、大同、左云等到达偏关,在老牛湾与黄河握手后,一路向西而去。

  内长城,是指从火焰山西南经易县、浑源、阜平、灵丘、应县、繁峙、神池等到达偏关老营。内长城在偏关几乎垂直于外长城一直向东南“呼啸”而去,是明朝抵御外来入侵的第二道防线。

  内长城西部在偏关老营堡柏羊岭丫角山与外长城携手,东部则在北京怀柔火焰山(北京结)与外长城携手。

  长城沿线三里一墩、五里一台、二十里一堡,墩台多达千余座,城堡多达二十二座,“山川之表里环拱,营堡之星罗棋布”,形成了强大的战略组织指挥系统。

  据《偏关志》记载,明朝时期驻扎在偏关境内的将士、官兵人数众多,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在御敌征战中,上演了无数忠心报国的佳话。及至和平年代,这些将士、官兵与当地人融合,并将尚武爱国的精神传递给后代。

  流行于当地并代代传承的踢鼓秧歌就是最好的见证,通过再现将士们点兵点将的过程,将忠心报国,征战沙场的历史佳话一次次传唱。

天下黄河第一湾

  老牛湾村坐落在一块巨大的孤岩之上,这座孤岩三面邻水,高岸如劈,绝岸直矗,如箭镞一般向北深入黄河峡谷中。

  古村周围百里的黄河,两岸悬崖高耸、峭壁直立;而绵延至此相拥握手的长城,则堡寨相连、烽燧各异,让这里成为摄影师心中的天堂。

  明代,望河楼在老牛湾孤岩北端拔地而起,成为将士守卫瞭望的前沿阵地。在随后一百多年的历史之中,这片巨石上逐渐建设起来了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

  隆庆和议以后,老牛湾的身份随之发生转变,这里成为了蒙汉交流融合的见证者。

  随着蒙汉通商的频繁,偏关境内的黄河逐渐成为水陆贸易流通的重要通道。老牛湾村因优异的地理位置成为水运通道的枢纽站。

保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

  多年来,偏关境内的古长城因自然因素的破坏,或人为的踩踏,其原本恢弘坚固的堡垒一天天露出脆弱的黄土,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

  将近三十年来的每一天,天微亮,高政清都会穿上背后写着“长城保护”四个大字的蓝色工作服,带上一壶水、两个馒头,骑上摩托车开始一天30千米的巡查。

  数十年来,高政清的坚持获得了人们的理解与支持,如今高政清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建立起了长城保护民间宣传队,将保护长城的宣传从自身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

  目前,长城保护员以及人数更多的民间长城保护志愿者,成为了偏关县长城保护的坚实力量。而长城遗址的保护也在当地政府和高政清等一批偏关人的努力下获得了成效。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偏关先后自筹经费维修了寺沟长城,修复了护城楼,水泉堡地下长城、城门和城墙,对内长城 “老营堡”进行了部分复修。同时建立健全了长城保护工作机制。

  如今偏关境内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发电设备在山间起伏林立,把环保、节能的绿色电波送入千家万户。

  与平行交错的电网辉映,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偏关从此不再“偏”。

  伴随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新旅游理念深深扎根在偏关人心中,旅游不仅成为他们增收致富的强大引擎,更成为他们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生活方式。

 

[编辑:李艳荣]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