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 忻州微拍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付秋杰)7月17日,五台县推进“非遗”文化暨招商推介活动在忻州古城精彩开启。
在忻州古城“圣境五台”院落内,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泥塑术精品艺术生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其作品的“形”、“神”让见者皆叹为观止。
记者注意到,泥塑艺术品均来自于一个叫王云生的“非遗”传承人,现场所展示的《七十二行》中的《博弈》《铲菜刀》《钉鞋匠》《剃头匠》等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传统文化泥塑真实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体态。尤其是他刻意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匠心独特,形神兼备,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可。
王云生,1964年出生于五台县阳白乡王家庄村,祖传7代从事五台民间传统彩塑艺术的研究和制作,现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雕塑艺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台民间传统彩塑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首届“忻州工匠”,忻州市劳模,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王云生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景非常广阔,但在传承方面依然很艰难,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承。从时间上来说,见效慢,尤其是技艺的传承学习,短时间内很难让年轻一代得以学习传承。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及影响一部分人去热爱这些非遗。现在,他和当地的职业中学达成校企合作,在学校开设了技艺培训班,将自己几十年的泥塑经验技术交给他的学生们,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将这份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聚力非遗发展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