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关营堡话古今

发布时间:2020-04-23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偏关县位于晋西北的晋蒙交界处,西临黄河,北依长城,东南部与平鲁、神池、五寨、河曲4区县毗邻。偏关县地属黄河中上游的黄土丘陵区,境内东高西低,地势起伏,沟壑纵横。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历史悠久,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

  偏头关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北方重要关隘是在明朝时期。当时朱元璋率明军攻克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元军残部虽已退回蒙古高原,却仍对中原念念不忘,屡次进犯侵扰明朝北部边境地区,严重威胁了当时社会秩序的安定。明王朝因此格外重视北部边境的防御,在军事设置中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倾力经营北边防务,整修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北线长城,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外长城,后又在外长城南部修筑了一道防线,即内长城。为了有效管理长城一线的防务,明朝在长城沿边设立了九个边镇,其中太原镇的总兵就驻守在偏头关,偏头关也因此成为太原镇战备防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后期,朝廷对太原镇及其前沿朔州的军事防御力量进一步强化,太原镇管辖东起黄河东岸,经外三关至平型关长城一带的防御。为了加强这一区域的防卫,除明初设置的雁门守御千户所外,又增设了宁武、偏关、八角、老营等守御千户所,并派重兵防守。此外,还修筑了从雁门关以东至平型关长达800里的边墙,把外三关和雁门关东西十八隘口连接在一起,其中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逼黄河,是重点防御地段。这一时期,太原镇常驻旗军总数达到54000余人,另有民兵17000余人,每年分四班赴三关协助防守。

  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鼎峙晋北,互为犄角,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偏头关之所以被称为“三关首镇,晋之屏藩”,是因为它是外三关中唯一一个与别国接壤的关口,战略防守地位极为重要,而宁武关和雁门关则都建在内长城上,内长城是设在国土境内的第二道防线,不与别国交界。

  明宣德四年(1429年),都督李谦屯兵偏头关,辖营堡29个。老营堡为明代偏头关所属十八堡之一,曾是当时最大的屯兵营,位于偏关县以东40公里处的老营堡村。老营堡周围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平坦,其东、北两面紧靠长城。从战略位置来看,老营堡北控平鲁,西衔偏关,东接宁武,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老营堡初置于明正统末年,当时由于边患四起,朝廷开始大规模修边备战,明朝太原镇的总兵一度统领上万名将士驻守于此。《光绪山西通志》引《方舆纪要》载:“老营堡,在偏关东北八十里。正统末置,弘治十五年(1502年)、万历六年(1578年)增修。近边有鸦角山、五眼井等冲,边外通王家庄、银川城诸处。”由此看来,明朝时期的老营堡俨然是一个层层设防的前哨阵地。

  与内蒙古一河之隔的老牛湾堡位于偏关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老牛湾。老牛湾是黄河进入山西的第一个村庄,由于地形条件的独特性,这里的石灰岩峭壁怪石嶙峋,呈犬牙交错状。长城在这里沿陡峭突兀的山峦延伸,与黄河并行向南,似两条巨龙携手飞舞。

  老牛湾堡东接滑石堡,西临黄河岸,地势较高,北侧悬崖十分陡峭,易守难攻,首当西北之冲。老牛湾堡过去是一座精美壮观的堡城,曾建有兵营房舍,城墙是夯土建筑,外包长条石块,高约7米。据《山西通志》载:“明成化三年(1467年)总兵王玺筑墙,崇祯九年(1636年)兵备卢友竹建堡。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九尺。”长城在老牛湾堡处抵达黄河岸,却并未跨河西去,而是顺黄河南下,经万家寨、关河口直至保德。

  从老牛湾堡向北行大约50米,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敌楼,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护水楼。该楼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高23米,以条石为基,砖砌而成。登上护水楼,凭栏而望,崖底的黄河水在千丈峭壁间平静地流淌着,万里长城在黄河东岸的山崖上蜿蜒盘旋,气势巍然。据说当年守边将士的后人们依然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耕种、打渔,守候着不变的城堡,不变的黄河。只是不知从老房子烟囱里冒出的一缕缕炊烟是否还记得那些曾戍卫边关宁静平安的垦荒将士,是否还记得那段风沙弥漫之处兵戈旌旗纷至沓来、啸吼厮杀的金戈铁马岁月?

  所幸,当年关城依在!(梁兴国)

 
[编辑:李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