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七岩山 落景未知还

发布时间:2019-03-04   |  来源:忻州日报

  古城定襄为忻州的东大门。定襄古名本在塞外,汉魏时内迁今地。忻定盆地居晋北要冲,草原胡人南下必从此过路,强大时则南下太原,进而进入中原,或者在此地留驻过上半农半牧的生活。

  忻州古称秀容,应该来自匈奴语音译。《元和郡县志》载:“秀容古城,在县南三十里。刘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为名也”。刘渊家族的美男子形象在《晋书》里颇有记载,但《元和郡县志》的记载晚至唐代,应该是后人不明所以,但知秀容与刘渊有关,附会之。秀容很可能是匈奴人自称胡的一种音译或音转的音译。

  曹魏时忻州名新兴郡,是南匈奴五部之北部驻地,刘渊即此地人。定襄、忻州相近,地貌环境相同。太行和吕梁之间的盆地上河流纵横,水草丰美。夏季笔者在定襄途径滹沱河、牧马河附近,均看到河边长势良好的天然草场,这里还是农牧混杂地带。古时,这里的自然环境会更良好。

  定襄县城东南部就是高大的山脉。从牧马河边看去,山峰如连绵的刀剑丛林,直指天际,有白云笼罩其间,这片山地自古以来即称南山,山高谷深,从河谷海拔800米到山巅平均海拔达1500米。落差巨大,显得如屏障般的山体更为雄伟壮观。

  七岩山往事

  众多山谷中,有一条沟谷因历代人文景观汇聚,在南山一带最为著名,此地就是七岩山。狭窄的沟谷岩壁上有若干洞穴,祖先最初在这里建造各类宗教祭祀之所。

  七岩山佛教文化内涵丰富,最初发端自北朝隋唐佛教事业,宋元之后主要是民间神明崇拜系统的发展演变。七岩山现存佛教遗迹以摩崖石刻题记为主。现在所知最早为北魏神龟二年(519年)的《比丘慧端等八十余人造像记》,在《定襄金石志》有记载。东魏时这里有古寺名灵光寺,可能是谷中最早出现的佛寺。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和题记为东魏天平三年(536年)的《七宝山灵光寺创建碑刊记》,是比丘慧颜慧端等三十余人所造的摩崖七佛弥勒和千佛,即今千佛殿内摩崖石刻。以上两次题记都有慧端之名,很可能是同一人。当时这里称七宝山,山名应来自佛教七宝。

  天平三年(536年)《七宝山灵光寺创建碑刊记》刻于山谷西侧石壁之上,当时僧人雕造千佛像于壁,题记记其事。千佛形象是北朝时期流行的崇佛祈福形式。

  千佛造像下的题记也颇值得研究:“上为皇帝陛下造七佛弥勒,下生当为千佛。统御天下者,非贤圣无以承其先。开基定业者,非能哲何能纂其次。羲皇垂代之初,尧舜遵而成轨。夏殷周制礼兴隆,汉魏述而知法。刘石增晖,符姚重焕。太武孝文皇帝,可谓中代贤君。是以子孙绍袭,国祚永隆。今高王神圣重光,翼弼大魏,荡定天下……”

  题记中的高王即高欢,东魏实际控制者。文内例举历代圣主,从尧舜、夏商周汉魏以下,接入十六国汉赵匈奴刘渊、后赵羯族石勒、氐族苻氏前秦、羌族姚氏后秦,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并称贤君。这一论述十六国世系及北魏的政权更迭系统,显示了当时社会的王朝正统观念,为我们认识当时的历史观提供了绝佳的证据。

  另题记中刘石增晖一语,尤为珍贵。山下今名留晖村的村庄,本名刘晖村。清代光绪年间才写作“留晖”。颇以为刘晖之名即先民择于东魏题记此句,或有受惠于其时代者,感恩而名。刘晖本名应予恢复,正本清源,彰显历史传承。

  沟谷里还有一回光窑山崖崩塌下巨石上的摩崖石刻和题记,经文物部门辨识,是刻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的《广武令赵郎奴造像记》,题记中有多位当时的县令题名。

  隋唐时期,七岩山佛教事业繁盛,七岩山之名即出自当时的造像记。今可见先天二年(713年)杨贤晟造像记、开元十八年(730年)房涣摩崖题铭。中唐来华的日本高僧圆仁也曾到访七岩寺。开成五年(840年)圆仁在求法五台山后,于“(七月)八日,(五台建安寺)斋后西南行卅里,到忻州定襄县七岩寺宿。九日早发,早发,西南行卅里许,到胡村普通院断中,歇。”(参见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页)。

  宋元以来,七岩山的民间信仰日盛,核心信仰为圣母求子。传说赵襄子的姐姐摩笄夫人为代王夫人。代王被赵襄子在会面时杀害,夫人愤而“摩笄而死”。后人在七岩山为摩笄夫人立祠祭奠,摩笄夫人和民间的圣母崇拜合为一体。七岩山最大的半山溶洞里有圣母祠,洞内有一钟乳石生出的泉水,号“惠泉”,最里面是摩笄夫人像。村人把泉水称“七宝池”,据说在此池中捞出的卵石包好回家供奉,如得子后要归还石子,还愿活动十分隆重,这个活动称“捞儿”。后来,农历七月初一七岩山庙会成为附近信众聚会的大事。

  宋徽宗时朝廷封圣母为“惠应圣母”。宋代以后历代石刻都有出资修缮圣母祠庙的记录。七岩山北宋石刻留存有大中祥符三年(1008年)《七岩山娘子神记》、崇宁四年(1105年)《敕赐惠应庙记》等。明清以来求子之名即隆,来捞儿的历代人物不断,其中有明代晋藩王朱钟铉。

  七岩山半山处的洞穴有文殊洞、睡佛殿等,在睡佛殿内曾出土卧佛和胁侍菩萨等石像。百年来七岩山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近年已初步建设风景区。

  七岩山自然风景尽显险峻雄奇,而七岩山历代留存至今的摩崖造像、碑刻不下几十通,为后人梳理地方文化史迹提供了难得的珍贵一手史料。这里也早已是历代文人访古探幽之所。

  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到七岩山探幽,有诗《同周帅梦卿、崔振之游七岩》:“客路频年别,僧居半日闲。同游尽亲旧,举目是家山。世事风尘外,诗情水石间。悠然一樽酒,落景未知还”(《元好问全集》卷7,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1页)。

  刘晖古村洪福寺

  七岩山内佛教兴盛时,寺院发展快,势力范围扩展到山外,山下留晖村的洪福寺就是一处。

  古寺在村中心。山门前立一对石兽,如狮如虎,看起来十分古朴。北侧高处的正殿为五开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檐下为木隔扇门窗,不施斗拱。内部梁架结构简单。正脊中间石匾竖题书“皇帝万万岁”。正殿结构明显是明清以后修缮所改,东西侧配殿结构类似。

  院内立元泰定元年(1324年)《重修弘福寺碑》,记录当时重修正殿等事。碑文载“敕赐七岩惠应圣母诸神承助”,可见洪福寺和七岩山上圣母庙之关系,即为之下院。落款提名有定襄县达鲁花赤、县尹和县主簿,是元代县级行政官员的三人组合。这类题名在元代碑刻中多见。院内存宋政和三年(1113年)经幢,或为洪福寺旧物。

  院内最奇特的是居中的攒尖顶四方香亭。这个巨大的亭子,面阔、进深均为三开间,内部梁架五椽袱接后搭牵用三柱。平梁、五椽袱均有弯曲原木,当心间西槽下金柱之间设隔扇窗。现在的亭子是坐西朝东的。斗拱装饰性强,明清风格,驼峰造型较早,当心间的普拍枋为原木。从梁架情况看,可能是在元代一开间小亭基础上,经明清扩建,更换斗拱和瓦面,成一攒尖顶方亭。古建布局中,献亭位置应在正殿前,且与正殿距离不能太远。洪福寺这座特殊的香亭建筑很可能已在历代修缮中改变了最初的格局。这个位置上如此形制、体量的方亭,在山西也是罕见的。

  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是刘晖村古会日,届时村落热闹非常,晚上戏曲节目后,进行忻州地区著名的民俗活动挠羊赛,一般都要进行到黎明时分。挠羊赛即摔跤比赛,以集体形式出现,多以乡村为单位,是忻州地区胡汉融合背景下的典型民俗活动。

  刘晖村大姓任氏,家族兴旺。2018年,任复兴先生在村内创建七岩碑社,收集历代七岩山石刻拓片展览展示,与同道交流,为延续传承地方文化做出了新的贡献。

  从七岩山到山脚下的刘晖古村,一条历史发展的线索清晰可见。宗教信仰、民族融合、文脉在这沟谷之间延续至今,确如遗山先生不朽诗作所言,让人目不暇接,乐而忘返。(刘勇)

[编辑:李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