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大地上的六座雄关之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

发布时间:2023-09-18   |  来源:忻州日报

说起忻州明长城,世人都知道有闻名的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外三关,大明九边重镇的山西镇也叫三关镇。其实,以古代“关”的称谓,忻州大地上拥有六座雄关,除了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三大关外,还有龙泉关、平型关、石岭关三关,六座雄关不仅稳固了此段明长城的国防要塞,而且形成别具特色的雄关文化。

六座雄关中,名气最大的要数雁门关。从西周设关到宋代抗辽,从明代的双关四口到清代的茶马古道,两千多年沧桑,奠定“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美誉。它是一座军事关、文化关、商贸关、民族交融关。仅谈军事,经历大小战事2000多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的就有十多次。

偏关县内外长城交汇点。范黎明摄

雁门关位于代县城北20公里处的勾注山脊,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万里长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它的军事防务是双关四口,即西陉关(古雁门关)、东陉关(今雁门关),这两道关口上又设有南北四个关口,南有太和岭口、南口,北有白草口、广武口,如此严密的长城防务,在明长城其他关隘中是没有的。它是长城上战事最多、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关口,李牧、卫青、霍去病、李广、薛仁贵、郭子仪、杨家将、周遇吉等历史名人曾在此镇守,王昭君、义成公主等从此出塞。明清时期,雁门关又成为重要的商道,是关内人走西口的必经之道,是中国万里茶道的重要关口。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周恩来与阎锡山在雁门关下的太和岭口就联合抗日进行谈判,拉开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序幕。紧接着八路军120师在此打了漂亮的雁门关伏击战,毙伤日军500余人。现在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雁门关经过长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成为中国长城保护开发的成功范例,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因其地势东仰西伏,“如人首之偏隆”,故名偏头关。偏头关东连朔州,西濒黄河,北接蒙疆,南通宁雁,是明长城上的重要关口。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所建,明宣德、天顺、弘治、嘉靖、隆庆年间均有修建,史称“九塞屏藩”。明宣德四年(1429年),长城九镇之一的山西镇在偏头关设立,管辖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三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三关总兵移驻宁武关,山西镇在偏头关设立时间长达113年。

偏头关是明长城上的重要关口,其中陆路关口是红门口,水路关口是关河口。辖内有秦、北魏、北齐、隋、明、清等朝的长城500多公里,明长城有大边、二边、三边、四边、内边、黄河边、差修边,堪称长城的迷宫。另外有50多座城堡、1000多个烽火台,是全国唯一拥有山西镇、大同镇长城两镇的县份,堪称中国长城古堡第一县、中国长城的博物馆。特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象征——长城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偏头关老牛湾握手,是长城离开大海之后第一次与黄河拥抱之处。境内还有明长城中的内长城和外长城的交汇处丫角山,是内长城的0公里处,是神秘的明长城“山西结”。偏头关境内还有明长城上府州县之外最大的古堡老营堡,有地下长城水泉堡,有保存明长城屯兵水窖的滑石涧堡。历史上这里蒙汉相接,战事频仍,烽火漫天,名将辈出,积淀了厚重的边塞文化。

宁武关的关城在宁武县城,关口在阳方口镇。宁武关的战略防御十分古老,早在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征战于此,抗击林胡、楼烦。汉代、隋代皆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宋代杨家将在此镇守防御辽兵,潘仁美、王侁在关口附近的托莲台指挥抗辽,宋将杨业在关口附近的陈家谷口殉难。

阳方口是宁武关的关口,位于宁武县北13公里处,该地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长城从桥上通过,每座桥墩前又建有一座分水铁牛,关口又称九牛口。阳方口堡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为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山西巡抚陈讲所筑,万历四年(1576年)增修,是中原通往朔漠的重要通道,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明嘉靖二十一年,三关总兵从偏头关迁到宁武关,宁武关成为山西镇所在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关总兵周遇吉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血战宁武关,成为长城史上最为残酷的战事。现在的阳方口长城保存较好,空心敌楼砖雕优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还有明代烧长城砖的砖窑数十座,增添着宁武关的历史文化内涵。(杨峻峰)


[编辑:张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