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8 | 来源:山西日报
惟妙惟肖的砖雕、工艺精湛的大同铜器、原汁原味的左权开花调……6月6日,“锦绣山西 多彩非遗”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在太原举办,活动公布了山西省2023年十大“非遗”保护优秀实践案例。
一、太原砖雕(山西居民砖雕)
太原砖雕 (山西民居砖雕)在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是山西砖雕历史陈展、文物陈列、作品展览的综合型博物馆,成立了“非遗”大师工作室,传授“非遗”技艺,培养并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工匠队伍,积极搭建“非遗”交流传播平台,培养高级技能人才,让“非遗”与旅游、 研学等融合,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学习“非遗”文化,走出了“非遗+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大同铜器制作技艺
大同铜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吸取了多民族文化艺术精髓,是古都大同的文化瑰宝、城市名片。大同铜器制作技艺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安民创办的大同市城区天艺昌工艺品厂,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其铜器产品形成八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三百五十多个花色,打造出的“云冈飞天”如意火锅,采用大同云冈石窟的飞天造型,体现着民族融合的艺术创作元素。
三、阳泉盂县河灯节
在滹沱河流域的盂县北部地区,自古就流传着一种民间习俗——河灯节。当地民众在年后初春、春暖河开时祭祀河神,保佑一年当中风调雨顺。大崔家庄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先后举办了六届河灯民俗文化节,打造了集培训研学、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盂县河灯节传习基地”,原汁原味的放河灯民俗吸引了外界众多目光,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古老的河灯节成为“民俗节庆类”“非遗”项目保护的代表性案例。
四、晋中左权小花戏
左权县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从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开展民歌进校园等活动,左权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分层级、有体系的保护措施,构建了从民众个人到演出团体的传承体系和培养发掘“非遗”传承人的“培根”工程。目前,“民歌小花戏进课堂工程”已覆盖全县所有中小学校。2020年全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左权小花戏》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正式发布。这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打造民族音乐文化品牌,具有积极的探索性意义。
五、长治上党落子
上党落子是山西省地方戏曲五大剧种之一,是流行在山西东南部的戏曲剧种。上党落子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上党落子剧团深入全市乡镇、农村、厂矿企业、社区等地演出,坚持“送戏下乡”,扩大上党落子的演出范围与知名度。上党落子剧团积极改革创新,适应市场,展示传统戏剧的独特艺术魅力,在“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六、晋城高平绣活
丝线针上走,彩绣布上游。高平绣活通过指尖技艺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入绣活创作中,以“传承为己任,创新为发展”的经营理念,积极培养绣活传承人群,以独创的手工刺绣针法,创作出具有独特市场辨识度和极高艺术审美价值的作品,形成了山西自己的绣活品牌文化。服务时代,助力乡村振兴,高平绣活用针线绣出“致富之花”。
七、吕梁孝义皮影木偶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舞台上,孝义皮影木偶借掌中影偶演绎人生百态,舞台下,艺人们在传承中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技艺、打造时代精品。近年来,孝义皮影木偶剧团深度挖掘孝义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优秀剧目,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更好地扎根于人民,服务群众。小小的影偶,演出了百姓的喜怒哀乐,也唱响了一曲文化传承赞歌。
八、运城惠畅土布制作技艺
一针一线织经纬,千丝万缕匠人心。纺棉、织布的“老手艺”成了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产业”,惠畅土布制作技艺将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让纺织“非遗”产品在当代生活中焕发出新活力。促进脱贫户增收,还带动了商贸、饮食、种植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为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九、朔州踢鼓秧歌
黄土地上畅快淋漓的舞,盘旋飞舞的龙,古老急促的鼓点和发自灵魂深处的旋律,朔州踢鼓秧歌正是通过这样几千年文化艺术的积淀,凝传承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直到现在,每逢春节,这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民间群众舞蹈仍在城乡盛演不衰,为振兴乡村文化、丰富群众生活、服务当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十、忻州晟龙木雕
师带徒铸工匠技艺,“传帮带”促薪火相传。一把刻刀,展现古建历史文化底蕴,一段传承,延续古建传统制作技艺。忻州晟龙木雕坚持“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展策略,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在挖掘和开发古建筑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不忘扎根农村,积极传授当地农村青年技艺,促进乡村振兴,古老的木雕技艺在新时代正焕发出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