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大年初一说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22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1月22日,农历癸卯正月初一,即我们中国传统的“过大年”。“过大年”也即“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按传统习俗,是全家人齐聚一堂的团圆之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过大年”的许多传统习俗也在发生改变。除了在家里吃团圆饭、拜年、祝福等外,更多的人家

会举家外出。远者,出省出国旅游观光,近者去附近可游可观的地方感受自然,亲近历史文化。

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从2022年1月19日正式对外运营,就成了壬寅年春节期间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的历史文化场所。

癸卯正月初一,也是壬寅与癸卯相交更替之日。

一壬寅,一癸卯,正好应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事实,也与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的创建初衷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的秀容书院,最初也是按照传统书院以学术研究、讲学、藏书、刻书、祭祀和学田六大部分功能为主。其中,讲学、藏书和祭祀被称为书院的“三大事业”,也是书院最主要的功能组成。秀容书院创建后,于光绪七年由“读书山房”刻印了《元遗山先生诗文全集》和《中州集》,才让忻州的学子能够欣赏到遗山先生的作品,也开了忻州本土编印乡贤一代文宗元好问著作先河。博物馆现在就收藏有此版本的《元遗山先生诗文全集》和《中州集》。

也是在一个壬寅年,即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秀容书院改建为新兴学堂。因为,这一年,我国开始实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法定的学校系统,即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因为该章程公布于光绪二十八年,所以也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颁布后没有及时施行,1903年,也即农历“癸卯年”时,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一个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称“癸卯学制”,并正式实施,这是第一个法定的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癸卯学制”规定的教育宗旨是:“各学堂章程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以练习艺能为致用治生之具。”1906年,改定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癸卯学制”规定,儿童7岁入学到大学毕业要20或21年,到通儒院毕业要24年或25年,年龄要到31岁或32岁。

“癸卯学制”学制是仿效日本和西方国家拟定的,它从1903年公布起,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以后学校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这个学制演变而来的。

秀容书院创建后,聘请当地名儒、学者为山长(受业者称为山长),先后有崔嶫、薛河东、赵宗先、董宇炜、郝椿龄、梁述孔、米毓瑞担任山长。其中,米毓瑞于1902年秀容书院转制为新兴学堂后,担任第一任堂长。可以说,秀容书院是我国教育体系转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除了陈设展示忻州的历史文化外,其“秀容弦歌”展厅集中以秀容书院及近现代教育发展变化内容为核心,让人们可以近距离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

从壬寅到癸卯体现的是自然时节的变化和传统文化概念,但是,在历史上,“壬寅”“癸卯”颁布实施的“学制”却是涉及中国教育体系的大事。

作为对忻州影响颇深的秀容书院,也随着社会变化在“壬寅”“癸卯”发生了变化。这一段历史应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们有所了解。

所以,走进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了解不一样的历史文化,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一定具有不一样的意义。(梁生智)

[编辑: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