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唐风晋韵》实景演出点亮“非遗”夜经济

发布时间:2025-04-14   |  来源:忻府区融媒体中心

春夜里,在忻州古城酒吧街曼巴球场西侧,国家级“非遗”实景演出《唐风晋韵》开演。这场融合火技、民俗与光影艺术的视听盛宴,已成为古城文旅融合的“现象级IP”,曾在今年春节期间吸引超50万游客,更在旅游淡季保持日均3000人次观演量。

演出以“火壶”表演拉开序幕。“非遗”传承人手持双耳铜壶,壶嘴喷涌的火焰如游龙般盘旋,最高喷射高度可达8米,炽热气流裹挟着历史的温度扑面而来。紧随其后的“夜光舞狮”颠覆传统——狮身嵌入LED灯带,伴随鼓点节奏变换色彩,腾挪跳跃间划破夜空,赢得观众阵阵惊呼。

“火流星”环节中,艺人将点燃的铁笼以绳索甩动,火球划出金色轨迹,仿佛与这座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展开时空对话;而“风火轮”表演者脚踏直径2米的铁环,于10米高空翻滚,铁环迸射的火星如繁星坠地。高潮节目“打铁花”更是震撼:1600℃的铁水被击打至20米高空,形成“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奇景,市民张先生感叹:“高处的免费机位虽能看到铁花,但现场的热浪和匠人的呐喊才是灵魂。”

“特意带孩子从太原赶来,这些“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着的传承。”教师王女士指着正在学习甩火流星的女儿说。南京游客陈先生则被细节打动:“吐火表演者谢幕时展示的烧伤疤痕,比任何宣传片都令人震撼。”数据显示,85%的观众通过短视频平台获知演出信息,夜间演出拉动古城餐饮消费增长逾120%。

据忻州古城运营负责人介绍,《唐风晋韵》开创“非遗+”新模式,演员中30%为本地“非遗”传承人,70%表演道具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如今,这场历时30分钟的演出,已串联起古城夜食、夜购、夜宿产业链,实现单日综合营收超百万元。

当最后一簇铁花坠入夜幕,城中商铺的灯笼次第亮起。这场文化盛宴,正以最炽热的方式诠释着:真正的文旅爆款,从来不是流量的奴隶,而是用匠心点燃的文明薪火。


[编辑:张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