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2 | 来源:忻州日报
一树山楂一树红,乡村振兴底色浓。
深秋时节,120多亩山楂迎来收获季。霜降过后,一串串压满枝头的山楂果更加娇艳欲滴。这抹亮眼的红色在辛安村果农眼中格外喜人,这是他们增收的“致富果”。
定襄县宏道镇辛安村种植山楂树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村里号召村民种植山楂树,作为种植大田作物的补充来增加收入,村民们把一株株优质的山楂树苗种在田间地头,也种下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近40年过去了,山楂树的品种都更新了几代,但不变的是果农对山楂树的那份期盼。
采摘山楂
正因如此,辛安村成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中有名的山楂产地。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在这里观光采摘和批发采购。
“今年好收成,你看看这产量、这品相……”种植户贾霞云大姐手提着桶,一边摘果,一边介绍着自家的山楂,笑咧的嘴就没有合住过。
前来购买山楂的是来自原平市崞阳镇的王美俊和朋友们,看着满树的“小红果”,大家也按捺不住亲自上手,踩着凳子精挑细选起来。
“来,扫码付款。”装袋、称重后,经过讨价还价,山楂以每斤2元的零售价格成交。王美俊和朋友们满载而归,临走时还表示,改天会带更多的人前来购买。
与贾大姐相隔不远的是郭春雷大娘家的山楂树地。铺上彩条布,抡起大长杆,郭大娘的子女们齐上阵,帮助老人收获山楂。
郭大娘则坐在地头欢喜地看着,不时地捡拾散落的山楂。“今年山楂长得不赖,行情也好,按照地头1块钱一斤的收购价,我这2亩多山楂树地也能增收1万多块钱。”郭大娘对今年的收成很是满意。
看着果农们售卖原果增收的场景,辛安村党支部书记朱炳蓉在高兴之余又谋划着更大的“一盘棋”。
自2020年4月任职以来,朱炳蓉就把做大做强山楂产业作为农户增收致富的课题研究,思考如何能把这“小红果”变成“金元宝”。
2022年,该村采取“党支部搭台、收购商竞价、山楂户增收”的模式,分别与省内外多家制药厂、食品加工企业对接,最终以每公斤2.6元的竞价与山楂种植户达成了收购协议,比上一年亩均增收3500元左右。
“卖原果还是单一,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且附加值不高,咱们还得再想出路。”今年,朱炳蓉把重点放在了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上,让广大果农在产业链上获得更多收益。
“现在市场上主要有烘干山楂、冻干山楂和蜜饯山楂,包装后市场价格相当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优化,消费者已不满足于对山楂原果的需求,而对山楂制品有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辛安村“两委”瞅准了这个方向,依托辛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筹备山楂果深加工项目,主要建设200平方米左右标准化厂房一座,用于山楂果的存储和包装。除此之外,还计划新种植40亩矮化树苗,扩大种植规模。
“现在正在进行地基浇筑,整个项目近期就能建成,年加工山楂果30万斤左右。”在施工现场,朱炳蓉细算了一笔收入账,“周期性结果(俗称大小年)每亩约3000斤至5000斤的产量,年产值约为240万元。如果进行深加工,以冻干山楂来说,售价是原果的7倍,另外还有烘干山楂和蜜饯山楂,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附加值更高。”
项目建成投运后,不仅可以保障果农售卖原果的收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每年还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5万元左右的收入。
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经过市场调研和反复论证,朱炳蓉对项目前景信心十足。他不仅提前设计制作出了包装小样,还用一句颇有网络风格的“我在辛安很想你”广告语为山楂代言。
我们相信,山楂树下的振兴路将会越走越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