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8 | 来源:忻州日报
盛夏时节,驱车驶入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远远望去,黄河岸边梯田绿意葱茏、阡陌纵横,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黄河九曲,河曲一曲。”作为山西省19个、忻州市3个沿黄县份之一,过去的河曲,地瘠田薄,十年九旱,曾有“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说法,一度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建设现代马铃薯种业双创示范园,建设海红果、红葱和富硒杂粮“三大种植基地”,打造千亩高效设施农业……近年来,河曲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地理优势,以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为引领,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榆岭窊村丰禾农场的果蔬大棚
能人引领,提升致富带富能力
站在土沟乡榆岭窊村对面的山岭上俯瞰,黄土高原茫茫群山之中,梯田层层叠叠像波浪涌动,一排排大棚齐齐整整格外醒目,在阳光照耀下煜煜生辉。
上午9时,走进依山势而建的日光暖棚里,暖气、滴灌等现代化设施齐全,有机西瓜、西红柿、葡萄等蔬果长势正旺。55岁的余明英半蹲着身体给西红柿打叶,“掐掉多余的叶子,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西红柿产量。”
曾经的榆岭窊是当地有名的穷村。据余明英回忆,1987年她嫁到这个山村时,“住的是两间破窑洞,种着20多亩坡地,吃个水每天还要去几里外的山下挑……”
如今的好日子,余明英过去做梦也不敢想,“我们两口子现在一年能挣10万元,总算给儿子娶上媳妇喽,多亏了我们的‘能人’张书记!”
余明英口中的张书记,是榆岭窊村党支部书记张福田。2008年,外出创业有成的张福田回村当上党支部书记,为村里修路、打井、盖房、造地。2017年,他带领村里成立了丰禾农场,将发展有机农业定位为村庄的出路。那年,余明英和丈夫来到农场上班,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在张福田的带领下,榆岭窊村发展高端生态有机果蔬产业、海红果种植示范基地、有机蛋鸡养殖等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果蔬基地。如今,常住人口64户109人的小村庄,建起48套别墅。
“我们共建了69座大棚,实行会员制销售模式,与北京900多个家庭签约,订单费每个家庭3万元一年,农场每周为他们配送一次新鲜果蔬、杂粮等,冷链直达,年利润超1500万元。”榆岭窊村丰禾农场总经理王磊介绍。
榆岭窊村的“专家公寓”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四面环山的榆岭窊村,一座三层小楼的“专家公寓”显得特别打眼。这里住着丰禾农场从各地聘请来的10多位农业专家,以及20多位毕业于省内外各大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研究生等。
“通过引进专家资源,村里的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解决了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技术人员对育苗栽种、水肥管理、温度控制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保证了果蔬生产品质。”王磊说。
据统计,去年,榆岭窊村集体收入达到114.6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9.6万元,较2008年增长了30倍。此外,榆岭窊还带领周边村子发展订单农业、实施项目养殖、建设有机肥厂等,成为致富领头羊。
在河曲县,像张福田这样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能人”还有很多。
近年来,河曲县实施“能人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行动,通过发挥民营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等各类“能人”实力强、门路广、有情怀、市场经验丰富的优势特点,带动村企联合、村村抱团,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数据显示,目前河曲县共有“能人”102人,其中县级层面7人,乡镇层面6人,村级层面89人。2022年,全县“能人”共辐射带动143个村集体增收1300余万元,帮助1402户脱贫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河曲县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3亿元,比2021年翻了一番。
校地合作,做好特色产业文章
“我们的小米经过检测,含硒量每公斤高于150微克,超过了国家标准。”在位于河曲县农业产业园区的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董事长尤金莲指着生产线上正在打包的富硒小米介绍道。
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河曲县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依托河曲县高山半山区地广人稀、光照充足、空气清新的地域优势,该公司带领高山半山区农户大面积种植富硒农作物,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原生态的富硒农产品。
河曲这片贫硒土地上如何种出富硒“科技粮”,在尤金莲看来,这是校地合作结出的硕果。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尤金莲了解到有机硒新科技,并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拥有129项专利的中国科技大学尹学斌博士,了解到有机硒营养强化技术,于是她将全部积蓄投入并注册了山西莲心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立了“莲宇康”品牌。
“我们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持,通过在土地上施用专用富硒肥,并禁用除草剂、农药等,收获了健康、原生态的杂粮产品。此外,为了加强田间管理,保证产出的杂粮硒含量能够达到标准,还专门邀请中国科技大学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尤金莲解释道。
经过十年的发展,“莲宇康”富硒杂粮品牌已成为河曲县一张亮丽名片。“中国小康科技成果奖、山西好粮油、第四届博览会金奖、第三届国际硒学大会指定产品、第一届全国粮油品鉴大会第一名……”说起品牌所获荣誉,尤金莲一脸自豪。
富硒小米、富硒藜麦、黑豆、绿豆等各种杂粮,红芸豆银耳粥、藜麦蔬菜粥、冻干小米南瓜粥、冻干小米羊肉粥、火龙果水果粥等深加工食品……在该公司产品展厅,各类包装精美的食品琳琅满目,定价却十分亲民。“等包装好了,我们就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从温饱型到营养型、功能性需求的转变。”尤金莲说。
近年来,河曲县委、县政府将富硒农业项目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以“公司+农户”村集体的方式,在土沟乡、前川乡等乡镇开展土地流转,建设富硒杂粮标准基地,免费发放种子、地膜、肥料等,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
如今,河曲县富硒杂粮种植基地总面积已达到46000万余亩,还辐射至乡邻10个县,每年可在河曲县收购加工各类富硒杂粮250万公斤,解决了1700余户农民的粮食销售难题,种植户平均每户增收近万元。
“作为忻州最大的富硒杂粮种植基地,我们以功能性杂粮种植加工,带动其他各类农产品加工,让‘富硒’成为我们的‘主打色’,让河曲成为‘功能性杂粮’之都!”对于杂粮全产业链发展,河曲县委书记石光源信心满满。
据介绍,下一步,校地合作还将为河曲县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月19日至21日,石光源率队赴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活动中,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富硒功能农业“新十年,再出发”的战略协议,双方将围绕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宣传营销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发展特色产业,河曲县蹄疾步稳。以种养殖为核心,上连农产品加工产业,下接原材料输送、衍生品生产,形成富硒谷子种植、红葱种植、海红果提质增效、瓜果蔬菜、健康养殖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覆盖全县80%的行政村,特优产业进一步发展。
黄河岸边的美丽村庄——唐家会村
农旅融合,描绘和美乡村画卷
下午6时,从河曲县城往东南行2公里,进入西口镇唐家会村。小村庄在夕阳下仿佛镀上一层金光,不远处的黄河则犹如一条优美的丝带系在群山间。放眼望去,村里的跑马场、美食街、儿童游乐园等游玩项目区人头攒动,游客们欢声笑语不断。
“我们这儿哪像一个小村子啊!最近我在售票厅值班,每晚到12点,游客才能陆续散去。”唐家会村便民中心主任李香介绍,暑假是旺季,她和同事们轮流值班兼职售票员,没想到这么火爆。
据介绍,唐家会村休闲游乐项目是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独资成立的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项目总占地31.8亩,集儿童游乐、水上乐园、“滑世界”于一体,丰富的游玩体验项目,使这里成为人们休闲打卡好去处。
“可别小看我们这个项目,不仅吸引了周边村镇的游客,还有陕西、内蒙古游客前来游玩。今年上半年,单游乐园一项,门票收入已超130万元。”唐家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永贵介绍,除门票收入外,这个项目还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十多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了唐家会及周边地区的旅游、餐饮、文娱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为了拉动游客流量,张永贵和村委班子成员商议,定做小吃车、提供露营地进行招商。“小吃车是免费入驻,露营地只需要购买5000元游乐园门票即可进驻。”通过这两个项目的招商,明显为游乐园带来不少人流量。
除亲子游乐园外,设施农业示范园、鲜食采摘园、玫瑰观赏园等,也是游客来唐家会村必打卡点,这些项目也成为唐家会村建设美丽乡村的着力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国庆节前后,唐家会村热度空前。不仅举办了河曲县第五届丰收节,还举办了首个文化艺术节。游客们慕名而至,欣赏河曲民歌二人台文艺表演、非遗手工展示,体验田园风情,感受乡村文化。
“我们将依托民俗文化、黄河文化等文化资源,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等几大特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扩展农业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张永贵说,未来的唐家会将是集黄河观光、民俗文化传承、田园观光、农业科普、田园采摘、房车露营、儿童游乐园、老村体验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连片区。
“一河观三省,一曲迎天下”。近年来,河曲县以“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倾力打造“黄河、长城特色风情名县”。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开发好、利用好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着力谋划更多文旅融合项目,擦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的美丽底色。(田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