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大年初三说审美

发布时间:2023-01-24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1月24日,癸卯大年初三。

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里,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老鼠在人的印象是一种并不美的生命,由此想到在博物馆“九原文脉”展厅的一件事。

一个看上去初中不到的男孩子和他的同伴看着展柜里的一套清光绪年的《金史纪事本末》,一边拍照一边说:“我是欣赏不了古代的这种美。”

听一个孩子讲这样的话,顿生感慨。

想起去年“春晚”的一个节目《只此青绿》。

《只此青绿》只是一个舞蹈节目,只是一出场就以青绿的色彩、生动的舞姿和美丽的意象,展现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空灵缥缈、亦近亦远的舞蹈意境,把中国古典舞蹈之美推向到了极致,也将观众带入了致境地。无数的人感叹这种“古典”之美,但是,却忽视了,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呈现在现实中虽然不是日常,却并不鲜见,或者比这更惊艳的东西多得是。

而这就是“古代的美”!

《金史纪事本末》就是寻常的线装书。我不知道,如果这个孩子了解了一本线装书从雕版到印制,到装订成册的过程,还会不会再说“欣赏不了”,但是,至少不会带着否定的态度去看古代的存在。

想一想也是,现在,如果不是在偏远的乡村,一个家庭能够留存有半个世纪之上物件的家庭可能都极少。许多过去寻常人家要代代相传使用的东西早已经因为“陈旧”,破损,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不要说不到初中年龄的孩子,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直接接触过“古代”的物件,他们对“历史”的概念多数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停留在图片的印象。近距离,零距离去触摸、认知从历史中留存下来的物件、事物的机会极少。在他们的认知中,外来的、新鲜的、洋式的东西更吸引他们。许多传统文化是他们不屑于了解,更不要说热爱。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韩国人将本属于中国的传承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才开始愤慨,却依然没有对我们无数极为珍宝的文化遗产真正重视起来的一个原因。

所以,审美不仅仅是形式,而在于其意义和价值。何况,传统的线装书的形式本身就很美。

说来也巧,《金史纪事本末》也与癸卯有关,是清光绪癸卯(1903年)的刻本,由清代李有棠所撰,距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

李有棠从光绪十年(1884)始搜集各种正史、野史、笔记、杂说等百余种资料,悉心研究,博采众长,订正错讹,补充遗漏,对史实详加质证,不断修订,历时九年,方于光绪十九年(1893)刊刻出版,全书共52卷。 《金史纪事本末》注重史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编撰趋势,在古代史和史学研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国近代金石家,藏书家吴士鉴称其“纪述淹赅,考定完密”,乃为“不朽之作”。

说到“金史”就不能不提忻州的文化奇峰元遗山,元遗山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金史”的编写,但是,元遗山的《壬辰杂编》《南冠录》《中州集》,以及其撰写的金朝“野史”都涉及众多“金史”。《金史纪事本末》定然参考有其中内容。

所以,欣赏古籍不仅仅是形式之美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其不可再生的历史价值之美!

不过,从这件小小的事也更能体现博物馆的价值和意义,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零距离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之美!如果不懂历史,不懂得的古代审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审美必将残缺而苍白!(梁生智)

[编辑: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