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0 | 来源:忻州日报
今年以来,忻州市财政局牢树“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增收节支主旋律,积极组织收入、优化支出重点、统筹资源整合、持续改善民生、改革提质增效、严肃作风纪律,“六聚焦”“六发力”,以财政高质量发展为忻州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财力保障和有力支撑。
聚焦“财力”,在财政增收上持续发力
围绕做大做实收入盘子,多措并举,厚植财源。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紧跟国家政策走向,积极对接省财政厅,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工作,争取中央、省级更大支持。紧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充分管理利用好国家、省、市的政策、资金,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二是加强预算管理。在强化“四本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四本预算”增收潜能,以“正面清单”方式明确财力增长点,拿出实招硬招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三是深化税费征缴改革。落实“放管服”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及时印发《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忻州市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工作。四是财政金融联动。加大财政杠杆作用,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统筹衔接,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规范PPP项目管理,激发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政府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聚焦“重点”,在财政保障上持续发力
紧紧围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稳经济、产业转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发力,研究制定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等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加大政府债券保障力度,对重大项目给予政府专项债券优先支持,切实增强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聚焦“整合”,在统筹资源上持续发力
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建立健全政府过“紧日子”的制度体系,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培训费、会议费、差旅费等该减的减、该压的压,严禁铺张浪费。支持盘活国有企业资产,加大对国有企业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盘活力度,将回笼资金用于各项急需、刚性支出。清理行政事业性资产,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闲置的房屋、土地等资产进行逐项清理整合,探索更高效的利用方式(有偿出让或公司管理),确保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全面提高资产整体使用效益。
聚焦“民生”,在为民服务上持续发力
始终将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持续落实好各项保民生政策,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一是兜实兜牢民生资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有关要求,确保中央直达资金落地见效。严格落实“三保”任务,坚持“三保”优先,确保全市“三保”不发生支付风险。二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支持提升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高等教育精深发展,提升高校教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抓好就业促进工作。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优惠政策,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着力稳定现有就业,增加新的就业,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四是统筹推动文化惠民。支持保障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支持加大场馆维护维修力度,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聚焦“质效”,在改革管理上持续发力
协同推进财税改革与财政管理,着力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提升财政预算编制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深入研判分析经济财政走势,在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牢牢把握各预算单位实际基础上,及时制定出台《2023年市级预算编制方案》,高标准、严要求开展2023年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省、县级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一体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2.0系统平稳运行。严格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完善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有效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力争到2022年底,市县全部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聚焦重点行业、专项领域,加强财会监督,强化对市、县、区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事务所职业质量检查,提升监督效能。
聚焦“本色”,在清廉履职上持续发力
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保障发展,促进工作落实。拧紧“两个责任”总开关,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开展“制度建设年”专项行动,以制度的逐步优化完善推动党务、政务、业务工作全面提档升级。持续开展对各科室单位规范化管理和权力运行的监督监管,深度查找财政在制度机制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压实责任、全面整改。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激励财政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暴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