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以非常之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基础

发布时间:2022-08-16   |  来源:忻州日报

近年来,忻州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目标,以非常之力、用恒久之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闯出一条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新路子,为全方位推动忻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营造林已完成376.3万亩。

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围绕“两山四河一流域”林业生态建设格局和“两屏三区三带”生态功能区定位,忻州市紧紧围绕森林覆盖率增长目标,大力实施国省林业生态治理项目,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对造林绿化工作高度重视,认真研判林业生态现状,精准剖析生态短板和差距,组织技术人员谋划造林工作思路,拟定年度行动计划和任务清单,根据气候、墒情等条件科学研究调整春季和雨秋季造林任务,确保年度计划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立足全市三大流域、五个生态功能区定位,项目重点向干线通道沿线、重要河流沿线、城市周边集中布局,突出造林特色,凸显造林效果,优化城镇环境。在黄河和长城沿线、汾河和滹沱河上游、高速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建设规模化生态防护体系,并集中力量高质量打造示范工程,突出黄河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先行先试。忻定盆地等平川地区强化全域绿化理念,完善道路林网体系,推进沿路村庄绿化,加快城乡生态景观一体化建设。全市按照流域生态功能定位和地理区位,结合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和工程管理要求,持续打造各项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科学布局,精准施策。在推进国土绿化进程中,树立生态建设大局思维,工程布局突出重点全面规划,优先考虑省市确定的重要区域、重点工程,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区域内不同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确保造得活、保得住、能成林。工程作业设计加大乔木树种设计比例,适当增加造林初始密度,推进幼林转化。2020年抓住省级财政支持忻州PPP生态扶贫项目资金政策机遇,对已建工程进行全面补植补造,巩固成果,加快成林,为全市森林覆盖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加强融合,规模建设。造林绿化工作始终坚持绿化美化并重,彩化财化结合,认真落实《山西省植树种草导则》,注重挖掘乡土树种资源,调整优化树种结构,乔灌草一起栽、针阔叶共同种,大力营造混交林,体现生物多样性,科学提高造林绿化质量。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到全市森林覆盖率偏低现状,以总量为导向,统筹工程布局,注重项目整合,突出规模效应。

创新机制,科学施工。在项目建设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购买式造林、合作化造林及企业造林、民营造林等机制创新,营造全社会参与、多资本运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一局联三县”机制,在低效林改造、幼林抚育上加强局地合作,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制定全年技术服务指导方案,积极开展全年技术跟踪服务,由专家组牵头,选派精干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跟踪服务,从工程规划布局开始介入到造林的每个关键环节,协助基层分析研判实际问题,随时随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编辑: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