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市场主体更具活力

发布时间:2022-01-17   |  来源:​山西日报

1月15日,定襄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翻看经济年报,定襄把市场主体倍增作为经济工作重要抓手,精准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不断在理念、环境、政策、要素、改革、链条、重组、科技、机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赋能,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创新生态比较优势更加突出,经济发展韧劲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持续显现。

作为全国四大锻造产业集群之一,定襄县把打造“世界法兰锻造之都”作为发展目标,扩规模、创品牌,企业集聚由“物理相加”转向“化学融合”。2021年,在成功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的同时,全县法兰锻造业产量完成110万吨、产值达到140亿元,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截至目前,全县规上企业增至100户,实现“破百”目标,成为全省净增数量最多的县份,并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股份制改造企业达到46户、省股交所挂牌企业达到69户,天宝、管家营集团积极筹划上市,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呈梯队推进。

与此同时,该县各类市场主体“风起泉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9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9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户,均属全省县级最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户、“两化融合”企业达到10户、省级技术中心企业达到9户、取得军工产品认证企业达到6户,天宝、恒跃、金瑞、管家营集团进入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

“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市场主体倍增中,我中心重点在企业上规升级上做文章,精准摸底排查设立培育库,建立了‘两表一清单’的行动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难点堵点等瓶颈问题,积极与行政审批、工信及统计部门密切沟通,培育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定襄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张素峰表示,将强化服务保障力度,不断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是第一支撑,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市场主体的倍增是定襄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结果,不仅体现在本土企业培育,也体现在外来企业的引进。

该县落实“一个项目、一人牵头、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10个省重点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包装策划项目中“六新”项目突破70%,一批标杆项目投产投运,“5+5”产业集群基础进一步夯实,“七个一批”综合排名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建设能级不断跃升。2021年,开发区承诺制试点项目完成率100%,出让标准地7宗,实现了“全承诺、零审批、拿地即可开工”。全年签约一批项目15个,总投资41.18亿元,开工率100%;开工一批项目16个,总投资41.27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2个,投产率75%;投产一批项目22个,总投资55.86亿元,达效率100%,七项发展水平考核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将落实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新要求,把握决胜高质量发展新战场新定位,以建设开放度更高、营商环境更好的开发区为先导,强化规划引领、经济产出、全面赋权,着力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实现制度、政策和文化有效融合。”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海平表示。

工业企业市场主体倍增是定襄县实施“倍增”工程的一部分。2021年,全县在营市场主体数量为14953户,较上一年度增加15.06%。2022年,全县市场主体增长率计划要稳定在15%以上,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00户左右,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倍增目标,总数达到3万余户。

要实现“市场主体倍增年”既定目标任务,该县将全方位推动规上企业、高新企业、“两化”融合企业、股改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军民融合”企业“六大倍增工程”,打造更多的单项冠军和示范标杆,实现总量、规模、效益整体提升。

为此,该县树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的理念,落实好民营经济发展30条、新23条,全方位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持续抓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厚植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稳固根基和力量源泉。(记者郑 娜 通讯员张玉虎)




[编辑:刘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