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2 | 来源:忻州日报
富康富康,富裕安康。五寨县孙家坪乡富康村是由12个村合并而成的移民新村,共有834户、1815人。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村“两委”带领下,村民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充分调动内生动力,以“和”“美”为主题,不断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建设“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协调”的全域美丽乡村,努力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让美丽乡村靓起来,向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昂首迈进。2021年,该村被评为“山西省文明村庄”。
挖掘特色优势 书写农业新篇章
“我们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宜居环境,还要盘活乡村产业,引进绿色业态,探索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村民心坎上,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富康村党支书张小宏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该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统一起来,推动形成与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发挥乡村自然环境的先天优势、独有优势和比较优势,尝试种植多种特色农作物,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村谷子种植面积达2151.7亩、杂粮116.16亩、甜糯玉米306亩、马铃薯517.2亩、中药材黄芪24.01亩、食用葵6亩、毛建草96.86亩,还有其他作物272.4亩。特色农作物种植让村民钱包鼓起来、村集体经济好起来,村民的干劲更足了。春节刚过,村民就开始学习新的育苗技术、了解新的种子品种,打算在今年大展拳脚,赚个盆满钵满。
发展扶贫项目 拓宽就业新门路
富康村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引领广大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拉动发展新引擎。依托上级扶贫资金的支持,建起扶贫车间,通过引进外来箱包企业,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同时,为了该村物流的降本增效,规划部分扶贫车间用地为企业物流运作场所,拓宽村民的就业渠道,提高村集体的服务质量。
乡村振兴,重在强产业。张益民是2012年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晋北能化有限责任公司派驻富康村的第一书记。他大胆创新,把惠民政策及时传达给村民,帮助组织建成4个专业合作社,带领45名脱贫劳动力外出种树挣钱,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为解民忧、强生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他帮助村民建成彩钢瓦加工车间,解决15名脱贫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通过政策宣讲,村里有54户村民享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帮扶,通过小额贷款,扩大了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
富康村村民凭借勤劳和智慧,一步一个脚印,在积极探索宜居乡村、农民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踏踏实实、大步向前。
完善惠民工程 打造宜居新环境
去年以来,该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抓手,加快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度,推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向户延伸,实施了民生工程排污管网及供暖管网惠农建设,将排污及供暖管道接入村民家中,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提升了村民居住的舒适度和幸福指数。“供暖设施接入各家后,到了冬天,我不用烧炭取暖,家里也暖融融的,既干净又省事,太方便了。” 提及这些民生实事,村民刘大妈满心欢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张大爷腿脚不便,以前家里没有排污管道,生活污水不能及时倾倒,炎热的夏天,特别容易滋生飞虫,家里总有一股怪味;寒冷的冬季,污水泼到院里地面,立马结冰,让腿脚不便的张大爷每走一步都心惊胆战。自从家里接上排污管道,生活污水可以及时排掉,张大爷家里干净了许多,冬天他也能在院子走动。张大爷高兴地说:“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提升村容村貌,去年6月,该村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辖区内主干道两侧、广场、村庄周边、垃圾堆放点等地进行大扫除,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改善村容村貌。
坚持党建引领 建设和美新乡村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该村“两委”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安排,以党建为引领,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奋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如今,富康村正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的转变,实现从“一业兴”到“百业兴”的“蝶变”。依托背靠芦芽山风景区、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邻近五寨沟景区、五寨狩猎场、武州城遗址等旅游景点的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