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一座古城静静地沉睡在汾河左岸已有1045年的历史了。这的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算起,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古城经历了多少王朝的没落,又见证了多少新的王朝诞生。至1644年,大明王朝气数已尽,走到了尽头,一个由汉民族经营近三百年的王朝,让远在辽东的女真人游牧民族所取代。我们姑且不谈历史帝王的腐朽统治,导致民不聊生,最后揭竿而起。历史是无情的,所有的失败,归咎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笔下的古城称其为—宁化古城。它在宁武县城西南50公里处的汾河之滨,城顺山势而建,汾河从它的身旁缓缓流过,山水相依,风景独秀。
追溯历史,据史料记载,古城初建于隋,曾为隋炀帝避暑之地,唐以后逐渐演变为军事城堡,朝廷不时派重兵守卫,曾为山西“卧牛城”的犄角之一,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到了宋代,正式设立宁化县,并建造了这座宁化古城,整座古城由东向西依山而建,西城紧邻汾河,走进文化底蕴浓厚的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多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简直就是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博物馆。
这座古城从铁马金戈,硝烟战火中一个华丽的转身,从清代开始,古城就不再称其为重要的边关要塞了。这是因为清代,我们北边的蒙古、包括内蒙古这一片其实算是纳入到大清的疆域版图,他们与大清非常交好,且诚服于大清。从此当年的军事防御体系,如长城墙、古堡、要塞也开始修养生息了。宁化古城当然也不例外,不打仗了,古城墙就失去了价值,也无需军队非要驻扎于此,慢慢的这个地方就没落下来了。
可宁化古城地处重要的交通要道。从太原并州出发北上的商人,必经此地,整个古城有好多人在此做生意,南来北往的商贾在这个地方歇歇脚,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交易商品货物,所以在清代时期,这座宁化古城算是比较繁华的一座城池。但是随着晋商的没落,随着其他道路的修建,我们现在的这座城池就退化成一个小村子了,这里居住的都是些普通村民,从此商业的繁华就此告别。
这座古城虽然走出了繁华,但它的使命到了近代依然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历史又把它推到了战火的前沿。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短暂的历史,那些厚重的城墙上留下了累累的枪伤与弹坑,多少为国捐躯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汾河之水,松涛阵阵,汾河低吟,这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名城,它的故事是永远讲不完的。
今天我们走进宁化古城,旧貌换新颜。一座横跨在汾河两岸,走进宁化古城打卡的第一个景点——宁化吊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站在铺有木板的铁索桥面上,你会浮想连篇,你会触景生情,你会以汾河之水为墨,写下自己心中的诗章。我过此桥,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初春的下午,我从此桥推着“二八”大杠的自行车从它上面通过,桥的下面,汾河之水清澈透明,那是古城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我来古城在一家亲戚留住了一晚,第二天匆匆与古城告别,也就是这座古城,我至今依然忘记不了一个人,一个与我有缘无份的人,这可能就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的缘由吧!
如今我们走进这座古城,那些高大的外围城墙依然在等着我们。它想把自己从宋代走来的一页历史讲诉给我们,原本夯土的城墙,在外面加设了青砖,那是明代将士们又给它们加了一层厚重的铠甲,增加了防御体系的功能。站在城墙脚下,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战马的嘶鸣与将士们的呐喊声,看到为修筑城墙,保家卫国军民的身影。这城墙依旧,却折射出当年它是守卫着一座古城的安宁,也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平安。
如今古城气象万千,汾河沿岸修造了湿地公园,城内配套了相应的生活设施,供旅游者美食、住宿、观光。来者结伴登山,以领略古城风光为快事,凡来古城者,历其境、生其情,无不感慨万端,依依不舍离去。
我们走在铺有青石板的古城街道上,那些历史的划痕,刻录着曾经与过往。阳光照在古城门的券顶上,照进小巷人家的院落里,不时流出了幸福的笑声。是啊,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今天古城的风貌依然保留了历史的气息,我们相信在新世纪发展的征程上,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主题下,宁化古城将再一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作者:游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