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 来源:忻州日报
在保德县腰庄乡白家墕村的马铃薯收获期,记者来到当地的马铃薯育种基地,只见多台马铃薯收获机在田垄上穿梭,村民们麻利地将刚刚采挖出来的马铃薯分拣、装袋、装车,处处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白家墕村位于腰庄乡东南部,距县城约1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378亩,农作物以玉米、谷子、土豆、豆类等为主。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依托农业托管服务、实施科技强村战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一系列举措,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立足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探索出一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白家墕村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宫爱文摄
2022年,该村被忻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荣誉称号。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5万元,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
坚持党建引领。该村投资363.35万元,打造高标准农田1354.1亩,修建田间路3.98公里,新建2座500立方米高位蓄水池,为800亩育种基地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为实现全机械化耕作、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创造基础条件。依托大河山梁小杂粮加工有限公司,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组织动员农户以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劳动力等入股,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农村经济合作发展模式。2023年,该村统一耕种、管理经营土地1200亩,扣除成本及其他费用,年收益78万元。
深入推进农机托管服务。该村有效利用县财政、村集体资金以及太钢集团驻村工作队帮扶资金,累计购买旋耕机、深耕机、拖拉机、播种机、撒粪车、农药喷洒机、收割机等农机具60余台(套),成立农机综合服务站,组建农机服务队,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耕、播、收”全程机械化农业托管服务。2023年,在全乡托管土地1.3万亩,安排就业岗位18个,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
“去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托管了一部分种植业务,后来发现土地托管十分省时省事,以前都要自己亲力亲为,现在整地、播种、防虫防病、收割都不用自己动手,到了秋天等着卖粮就可以了。”村民李老伯笑着说。
实施科技强村战略。白家墕村与有关科技公司开展紧密技术合作,实施保德县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利用增施有机肥、滴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等绿色优质高效技术,有效提升马铃薯单产水平。2023年,该村合作育种马铃薯50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亩收入600至800元左右。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该村积极发展新兴业态,打造“大河山梁”有机小米品牌,并推动其取得中安有机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双认证。积极利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电商销售平台,签约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和太钢、中铁内购平台,不断扩大农产品销路和品牌影响力。2023年网络电商销售额达50万元。
此外,该村还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4月,建成总面积约100平方米的白家墕村民俗馆,设有红色文化区、农耕文化区、大河山梁品牌小米展示区、仿古民宅陈设区和保德瓷器展示区5个展区,馆内藏品3000多件,集中展示了晋西北广大农村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红色文化等方面内容。同时,将村民俗馆作为腰庄乡廉政教育基地,厚植新时代廉政文化底色,传播廉政文化。
展望未来,白家墕村将不断延伸马铃薯产业链。2024年,白家墕村投资149.5万元实施淀粉深加工项目,将新建1吨/时的淀粉加工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年消耗马铃薯1000吨,生产淀粉150吨,可带动20余人就业,助力周边1000余户农户增收。(赵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