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春来早】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里的年:“山右四贤”与传统的光辉

发布时间:2024-02-22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 2月22日,甲辰正月十三。

一场很多年不见的雪给这个年增添了别样的体验。对于多旱的北方来说,这其实是自然的一种馈赠。

正月十三,按传统习俗来说,这一天要开始试点元宵节的彩灯,以保证“元宵节”时灯能够异彩缤纷,所以古人称之为“灯头生日”。其实,现在这种时间上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灯也不再是自己动手制作,也不再用油或腊烛,自然不必担心到时灯不亮。现在的灯亮是亮,但相对于传统的氛围来说,似乎又少了一些什么。

我们常常讲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真正重视和践行又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观念上的真正领悟和重视。就像一到春节总会有许多人说感觉不到“过去”的年味,但又无法改变当下的现状一样。所以,博物馆的存在,博物馆的展陈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历史保留了,传统就有了附着,有了承载,不至于完全被丢失以至消亡。

也正如此,为充分展示山西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展现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的使命与价值,忻州市文联、忻州市收藏协会、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于2月6日(腊月二十七)联合主办了“‘山右四贤’姚奠中张颔林鹏陈巨锁墨迹精品展”,给春节期间前来博物馆的游客奉献了一份传统与艺术结合,艺术与节日结合的视觉和精神体验。

“山右”之说大约从明代开始,以太行山之左右,称山西为山右、山东为山左。因为,我国古代以坐北朝南定方位,以太行山为“坐”之方位标准,则太行山右侧为山西省,故将山西称为“山右”。

“山右四贤”是忻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宁志刚首先提出的文化概念,并且编撰印行了《山右四贤墨迹》,其目的就是希望姚奠中、张颔、林鹏与陈巨锁四位在山西,乃至全国思想文化界具有极强影响力的老先生被更多人了解。

“‘山右四贤’姚奠中张颔林鹏陈巨锁墨迹精品展”所选作品均为姚奠中、张颔、林鹏、陈巨锁的精品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姚奠中生于1913年,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南阳村人,原名豫泰,别署丁中、丁一等。是我国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早年曾先后在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和章氏国学讲习会求学,是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七名国学研究生之一。抗战期间,他辗转江苏、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各高校,讲授中国文学史、通史,除经、子典籍之外,还涉及诗、词、文字学、文艺学等方面。发表中国古代文、史、哲论文130篇,出版和再版专著(含主编及高校教材)23种,其中获得国家级奖2种,省级奖6种。文史哲方面的著述包括《中国文学史》《庄子通义》《中国古代文学家年表》《南北诗词草》《姚奠中论文选集》《姚奠中诗文辑存》《姚奠中讲习文集》等。

姚奠中的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他的诗词创作堪称一部现当代历史记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骨。书法高古大气,沉雄典雅,兼善楷、行、草、隶、篆,文化底蕴深厚,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及多处博物馆永久收藏。2009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但他对自己的著作、文字、书画总是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其实正是他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承的精神情怀。

他曾讲过:“西方文化关注点主要在物质利益上。追求利益,自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这必然会产生相互竞争,出现不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点主要在伦理道德方面,重在培养君子人格。”正是坚持人格,他一生影响了许多人。其弟子,当代“红学家”梁归智有一首饱含深情怀念先生的诗作写道:“返真吹万世无双,云际章姚鸾凤翔。山右雅斋惜别意,从今星海梦悠长。”

关于书法,他始终认为,写字首先是读书人的本分,不是“表演艺术”。不读书而单练书法,只能是“工匠。”所以,他指出“古来大书法家无一不是大学问家。”可见,道德人格,深湛学问,正是成就他的根基。

张颔生于1920年,山西省介休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也是山西考古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自幼家境贫寒,因酷爱文史学科,博闻强记,苦学成才,曾任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兼考古研究所所长。其研究领域广涉古文字学、考古学、晋国史及钱币等,先后出版了《侯马盟书》、《古币文编》、《张颔学术文集》等著作,其作品把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融为一体,在中国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张颔在诗文、书法、篆刻方面也颇有造诣,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1965年冬,侯马电厂基建现场挖土方时发现了大量带有古代朱书的石简、玉块、玉片等物品,正在发掘侯马晋国遗址的考古队长张颔赶往现场,花了5天时间对这些刚出土的量文字资料全面研究,随后写出《侯马东周遗址发现晋国朱书文字》一文。郭沫若看到文章后断定这些文字是先秦盟书,随即写了一篇《侯马盟书试探》。郭沫若和张颔的文章同时发表在1966年《文物》杂志第二期,引起极大反响。197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张颔编写的《侯马盟书》。这部巨著为晋国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荣列当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郭沫若曾赞许“张颔和其他同志的努力是大有贡献的”。2023年11月16日,在纪念张颔诞辰103周年座谈会暨《着墨家山——张颔先生与他的家乡介休》新书发布会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讲到“张颔将自己生命中近70年的生涯,都贡献给山西的考古工作,对山西文物事业的开创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张颔的书法尤善篆文,其书藏头护尾,翕张自如,遒劲峭拔,铁画银钩,这与他谙熟先秦篆籀字理、了然金石文字演化不无干系。2004年秋,西泠印社邀张颔为“社员”,这是这家国内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金石书法篆刻学术性团体成立百年来邀请加入的第一位山西会员。

张颔为人风趣幽默,他曾自制一联:“深知自己没油水,不给他人添麻烦。”其人生哲学或源自经典,或源于生活经验。他有言:“我一生最信奉《周易》里的谦卦。君子能始终受谦,终获谦福。”“天底下最大的学问恐怕就是做人。自古成大器者,无一不是踏实、勤奋、谦虚。”“无论做人,还是治学,都应当有高度,树榜样,力争做到无可挑剔。”“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正是这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为人为画理念造就了他的一生。

林鹏生于1928年,河北易县人,字翮凤,号蒙斋、夏屋山等。1941年参加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曾任解放军六十五军报社主编。1958年转业至山西。林鹏于哲学、史学、文学、书法、篆刻等均有很深造诣。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出版著作有《丹崖书论》《蒙斋读书记》《林鹏书法》《蒙斋印话》《中国书法全集·傅山卷》及长篇历史小说《咸阳宫》等。他是老一辈学者大家中,最先对西史辨伪学术明确给予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的引领者之一。他提出“文明的唯一性”之概念,对中华文化的复兴大有裨益。

林鹏书法擅大草,遒劲豪迈、气势磅礴。以草闻名于世,书法界“南有林散之,北有林鹏”的说法。他认为狂草笔墨狼藉,满纸云烟,大开大合,痛快淋漓,是书法的最高境界。草书不可规矩绳墨,但也有艺术本身的要求。他指出“必须是汉字,必须前人这么写过,必须是自出机杼,必须对观者有冲击力、有新鲜感、有美感。”在《丹崖书论·蒙斋书话》中,林鹏写道:“虽然书法中也包括着一些技术、技法、技巧一类的东西,但是它们在书法艺术创作中所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有法以入,无法以出。法是从有道无,有法至无法。大家和小家相比,他们的差别不在技法上。固守技法,卖弄技法甚至不厌其烦地鼓吹技法的人,永远都是小家。他们除了技法再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最终连他们所谓的技法,也是僵死的、陈腐的、令人不能忍受的。”

林鹏说:“你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你就要首先成为一个文化人。你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除了读书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陈巨锁是“四贤”中唯一健在的文化学者和著名书法家。生于1939年,山西省原平市人,别署隐堂。中国当代著名章草大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山西省书协第二、第三届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等。 2001年获“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 著有《隐堂散文集》《隐堂游记》《隐堂琐 记》《隐堂 丛稿》《隐堂忆旧》《隐堂漫录》《隐堂师友百札》《巨锁墨迹》《陈巨锁章草 书金刚经》《陈巨锁章草书元遗山论诗三十首》长卷等。

陈巨锁参加工作后,在忻州地区文化局、忻州地区文联从事全区的书法、美术的组织辅导和领导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为忻州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书画人才,组建了忻州地区的书画创作队伍,为繁荣地区的文学艺术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长期坚持书画、文学创作。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大展览活动,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陈巨锁章草书元遗山论诗三十首》出版后,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大师、书画大家、美术史家,被誉为“国眼”的杨仁恺题跋道:“我国文字中之草书,以章草开先河,历代名家以章草名家者,寥寥可数。今观陈巨锁之章草,既承传统,又有新意,为今日书艺开辟一种新途径,值得称道,因缀数语,藉申欣慰之忱云耳。”这是对陈巨锁书法艺术的极高评价。

陈巨锁认为“观古今之书法大家,无不以治学为根本,书法为余事。以国学为根底,而发为书法,便其内涵,有神韵,有意趣,有书卷味,耐人品读,耐人咀嚼。一些国学大家,偶然欲书,乘兴命笔,任情适意,不事雕琢,不求其美,美竟在其中。”

陈巨锁始终告诫自己:“书可自悦而悦人,兴趣不减,学书不辍,历练日久,感悟日深,书与时进,置身于书法历史坐标上,审视当代,审视自己,当会自惭形秽,不屑一顾。唯其‘知不足’,才能不敢懈怠,勇攀高峰。”也正是因此,才成就了他的精彩人生。

贤者,有德行,有才能之人也。 

春节期间,走进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欣赏感悟“四贤”之书画作品,当是为人为事为艺的必然收获,也是一种节日喜悦,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梁生智)

姚奠中

林鹏

张颔

陈巨锁


[编辑:张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