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年画里的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02-10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 2月10日,甲辰正月初一。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很难简单概括,因为,其中既有数千年的传承与积淀,又有不同时代和时期的变化和补充。虽然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手段的改变,许多传统习俗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甚至一些过去非常重要的东西在淡化甚至消失。但是,那些涉及到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美好祈愿和祝福,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依然传承不断。

比如年画!

从2月2日(腊月二十三)起,由中央宣传部文明实践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忻州市文化馆和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协办的“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创作展示活动‘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过大年赏年画”活动就在该博物馆对外开展。

此次活动所展出的年画作品,均是描绘新时代人民小康生活新图景,反映文化振兴、勤劳致富、奋进追梦,农村现代化、生活数字化、科技智慧化等。表现形式多样,既有木版画、民俗画、农民画、国画、水彩画和剪纸拼贴等形式,又有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作的综合绘画、数字绘画等。

按现在公认的说法,年画源于门神,而最早的门神即桃符。所谓桃符即用桃木制作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器物,其上或书写文字,或绘有人物画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其意在祈福灭祸。书有文字的实际上就是传承到现在的对联,绘有人物画像的就演变成了年画。

据史料显示,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为什么会书写或绘制“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讲:“《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从此可以看出,这里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类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寄托的是人们对于自然与生命的一种敬畏,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过去由文字和图像表现的“桃符”也演变成了“春联”和“年画”,而且,过去表现对象相对单一的“门神”演变成了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其表现对象既有人物,也加入了花鸟山川等其它的内容,而且,除了专门表现“门神”形象的作品依旧悬挂或者张贴在门上外,以其它表现对象所绘制“年画”成为“过年”时室内的主要年节装饰物。史料讲,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年画”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诗人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一书。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年画是南宋时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也叫《四美图》,表现的是身着长袖宫装的班姬、赵飞燕、王昭君、绿珠四位古代美人,同时发现的还有另一幅表现灶王爷和关圣帝君的年画。

随着不断传承与变化,年画所表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不论如何变化,年画可以说就是中国民俗文化内容的集大成形式之一,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形象反映。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代黄钺绘制的十二幅“龢丰协象”,所表现内容表现的就是农家过年时节送腊迎春的情景,极富生活情趣。内容分别是“太平腊鼓”“富贵唐花”“村社迎年”“里闾馈岁”“黄羊祭灶”“土牛鞭春”“春帖傭书”“苇棚卖画”“花簇油窗”“车填灯市”“三白告丰”“五云献瑞”等,实际上表现的就是民众祈愿天下太平,物阜民丰,永享安乐的美好心愿。

“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创作展示活动‘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过大年赏年画”的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丰富多彩,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价值力量,给春节期间前来博物馆的游客带来节日期间的视觉享受,让走进博物馆的游客热热闹闹赏年画、红红火火过大年。(梁生智)


[编辑:刘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