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特优农业的生动实践——写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

发布时间:2023-09-21   |  来源:忻州日报

金秋时节,田野飘香。

河曲县楼子营镇柏鹿泉村红葱种植基地内,一株株“绿茎红根”的红葱缀满原野,微风吹过,散发出缕缕葱香,红葱已经迎来收获季,田间农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村党支部副书记、红葱种植大户兼经纪人周金良兴奋地说。

今年,河曲县把红葱产业作为“一乡一业”的重点扶持产业,出台多项种植、加工、销售奖补政策,全县11个乡镇推广了红葱种植项目,总种植面积达1.8万亩以上,年产量2500万公斤左右,可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

静乐藜麦丰收。张存良摄

“1年打基础;3年内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在全国叫响‘河曲红葱’品牌;5年内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这是我们红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既定目标。”河曲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晓兰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河曲县申报的“中国红葱之乡”已进入国字号相关部门公示期。与此同时,“河曲红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9月底前公示期满后即可注册。河曲县“红葱产业县”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河曲——中国红葱之乡”的申报公示和稳步推进,将为忻州“一都七乡”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续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寨甜糯玉米丰收。张向荣摄

九月的忻州,到处硕果盈枝,共同描绘丰收。从黄河岸畔到长城内外,从雁门关下到滹沱河边,从静乐的“藜麦红”到河曲的“红葱绿”,这方土地上的“多彩”收获,正是忻州市有机旱作农业与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忻州市‘一都七乡’建设有力地引领了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特色新品推广种植,强化农业新技术运用,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特优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端牢“粮食”饭碗,走好有机旱作农业之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推进,强化顶层设计,精准精细施策,高位推动落实。

五寨马铃薯丰收。刘笃效摄

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发展有机旱作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年度行动计划,配套了相关支持政策,明确了“1855”总体思路。“1”是坚定一个目标:即坚定有机旱作农业之路,走出一条具有忻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8”是实施八大工程:即围绕“土、水、种、技、机、绿、品牌、主体”八个重点环节,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品牌建设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八大工程;“55”是构建五大体系、实现五个同步:即构建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经营体系、保障体系,实现结构调整与产业振兴同步推进、主体培育与集群构建同步提升、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同步发力、行政推动与技术保障同步到位、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同步提速。

在此基础上,忻州市制定出台了《忻州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促进条例》,搭建起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忻州地处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全市耕地面积800余万亩,其中旱地面积就占到70%以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根本出路。

6年来,全市上下始终牢记领袖嘱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坚持“特”“优”战略,以旱作为技术路径,以有机为产品方向,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积极探索实践,初步走出一条生产生态和谐互惠、特色产业高效发展的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忻州路径。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系列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全年发展目标和上半年“双过半”有关要求,聚焦重点任务,克服困难挑战,谋划出台“1+5”政策,开展三队包联服务,粮食面积稳中有增,畜牧产业健康发展,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基础。

宁武芥菜丰收。张存良摄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2元,同比增长8.5%,快于全国(7.8%)0.7个百分点,快于全省(8%)0.5个百分点,快于城镇(5.1%)3.4个百分点,增幅全省排名第四。

第一产业增加值。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30.9亿元,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1亿元,林业产值13亿元,牧业产值33.7亿元。

一产固投。上半年,一产固投完成投资49.87亿元,农业完成投资30.48亿元,林业完成投资4.59亿元,畜牧业完成投资14.19亿元,渔业完成投资0.61亿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结转任务32.01万亩。截至7月底,结转任务已建成29.55万亩,结转完成率92.31%。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任务24.28万亩,涉及9个县(市、区),7个县完成了项目评审。

农产品加工。1至7月,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完成120.9亿元,同比增长11.4%,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营业收入59.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5.2%。

有机旱作基地加快发展,科研生产水平逐步提升。全市打造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3个。代县建设2万亩杂粮生产基地、静乐县建设2万亩藜麦生产基地、保德县建设2万亩谷子生产基地,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推广2023年省级发布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与此同时,全市打造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基地2个。市级区域中心科研基地、岢岚县黍子科研基地,围绕土、肥、水、种、技、机、绿等内容进行试验示范,主要对高效旱作节水、产地环境改善、农机装备等关键要素进行研究攻关。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原平市建设玉米制种基地5100亩、蔬菜良种繁育基地400亩,定襄县建设玉米制种基地5200亩,五寨县建设杂豆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岢岚县建设杂豆良种繁育基地5600亩,河曲县建设马铃薯制种基地1.1万亩。其中,原平市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首批省级玉米制种基地县,河曲马铃薯、岢岚红芸豆被认定为首批省级良种繁育基地。

五寨谷子丰收。张向荣摄

推进产业集群化、链条化、专业化发展。制定出台《忻州市“1+5”农业产业扶持政策》,聚力发展杂粮食品、中药材、肉制品、饮品(药茶)、酿品、保健食品(功能农产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神池肉羊、静乐藜麦、岢岚沙棘三个省级全产业链重点链,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矩阵注入活力。1至7月,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9.6亿元,任务完成率65.2%。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完成120.9亿元,同比增长11.4%。出台《忻州市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倍增若干措施》,推动主体倍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8个、省级85个、国家级1个。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968个。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偏关县窑头乡(谷子)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代县雁门关镇以黍米为主导产业列入2023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推荐原平、五寨参与省谷子产业集群建设。

省级代州黄酒专业镇和市级宁武药茶、神池特色食品专业镇建设稳步推进。宁武县拟划定管涔山脉3万亩野生毛建草和野生中药材区域为种源保护基地;新建毛建草、艾草种苗基地3处;年内药茶原料种植基地新增5000亩,总规模达到1万亩。代县以实施“农业企业倍增工程”为抓手,培育壮大黄酒龙头企业;宁武县充分发挥本县9家毛建茶加工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药茶产业强镇建设;神池县充分发挥专业镇作为市场主体集聚平台的功能作用,大力推进“专业镇+市场主体”培育模式,向中小微企业“枝繁叶茂”、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方向发展。

忻府区红辣椒丰收。张存良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推广展销特色农产品。加大“忻州杂粮”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策划、推广力度。借助新华网“科技+传媒”优势,实施忻州杂粮溯源中国·可信品牌“星”计划,开展可信认证、可信传播,持续推动忻州特优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

持续擦亮特色农业品牌。坚持走绿色生态路、打特色优质牌,狠抓产业布局、示范引领、龙头培育、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走出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五寨县通过举办土豆花文化旅游节和全省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将马铃薯打造成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神池县以举办“胡麻花文化旅游节”为契机,持续放大“中国亚麻油籽之乡”品牌效应;静乐县以文化搭台,产业唱戏,成功举办首届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不断擦亮“中国藜麦之乡”金字招牌。(王国梁)


[编辑:张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