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 来源:忻州日报
听黄河涛声 看奋斗篇章——
黄河滔滔流不尽,火热奋斗践初心。
九月的保德,大河奔流,涛声依旧。这一方热土,水清、岸绿、天蓝,仿佛一幅铺展开的生态画卷。
西城区绿化。袁建波摄
连日来,本报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小分队一行5人,深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马铃薯种子种植基地、重点项目兴保铁路暨大宗煤炭货运集散中心项目二期工地……直赴现场、直达一线,亲身感受了保德县上下“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争一流的使命感”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节奏,记录了这方土地上干部群众砥砺前行、赓续奋进、火热奋斗的一幕幕精彩瞬间。
“当下,转型发展已成为保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和重大使命。县委把转型的战略着眼点放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总体能级提升上,在‘转’的进程中完成‘赶’与‘超’的双重历史任务。县委以‘三项示范’建设为主线,以‘四大提档升级’为抓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踔厉奋发争一流,笃行不怠向未来,奋力在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征程上交好保德答卷。”保德县委书记李军表示。
壮阔征程新起点,中流击水势头盛。
一个个项目加速推进,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用,一处处工地机器轰鸣……保德县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奏响了奋进的乐章,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2年保德县多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8.5亿元,同比增长4.0%(全市第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全市第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64亿元(全市第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086亿元(全市第五),同比增长2.1%(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163亿元,同比增长68.54%(全市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89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19元,同比增长9.0%(全市第三)。
黄河岸畔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新征程,新起点,新远航。全面发力高质量发展,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县”保德正风劲帆满,踏浪而行。
从披彩的枣园、飘香的田野,到黄河沿岸的治理整顿现场、城市雨污分流重要节点工程;从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货运车辆,到保德南北两个大宗货运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工地……无论是农人农机劳作的踪影,还是重点项目工地机械的轰鸣,农人、锄头、安全工帽、施工车辆、大型机械……这些颇为活跃的转型“因子和元素”描绘出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细节,链接成了一幅幅美好保德的锦绣章节。
“今年是保德开展‘三项示范’建设的第二年,也是示范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持续强化‘放眼全局谋一域、审时度势抓要害’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聚焦示范引领、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组织保障四大提档升级行动,抓机遇、快作为、求实效,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量变到质变。”李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示范引领提档升级,就是“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工作成效要在发展中走在前列,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的跨越提升。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层面,要端牢能源饭碗,用好每一分资源,集中打造以煤、电、镁产业为主的贯通南北的全县中部煤电化工走廊。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上,集中打造以世新铁路和万镕煤业为龙头的全县南北两大煤炭物流园区。建立以保德为集散中心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煤炭交易流转中心,以及智慧物流网络系统。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层面,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加强与沿黄兄弟县的对接合作,积极争取忻州市黄河流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集中打造保德东部生态走廊和西部百里黄河风情带,努力建设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争取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在保护黄河千秋大计中体现保德担当。
项目建设提档升级。牢固树立“项目第一支撑”的导向,积极推进以商引商、以链引商,出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奖励办法,充分激发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迅速招引投产达效一批具有补链、强链、延链功能的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重点推进世新铁路复线、万镕煤业铁路专用线、东恒煤业物流园区配煤中心、吉港冠宇水泥技改、华仑燃气日处理50万方煤层气液化、中石油天然气管网建设等项目。同时,对标对表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加快招引、培育、落地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可宝食品公司厂区。袁建波摄
要素保障提档升级。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面优化资金、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等要素配置,最大限度增强要素资源的活力。用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组织保障提档升级。领导干部要下深水、亲自干、反复抓,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督办、协调、解决问题。抓好项目建设治安环境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包强建、敲诈勒索、偷盗抢劫等违法行为,以专业、贴心、高效的服务支持项目建设。
一任接着一任干,凝心聚力促发展。保德县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目标任务抓到位、落到底。
重点项目牵引转型全局
走进兴保铁路复线项目储运装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金属敲打声、钢筋切割声不绝于耳,载重车、吊车、翻斗车络绎不绝,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角落。
“连续几个月来,兴保铁路复线项目施工人员抢工期、保进度,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目前,工程整体建设任务过半,为兴保铁路复线如期建成通车提供了有力支撑。”县发改局局长翟培利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兴保铁路复线安家山河大桥
兴保铁路复线项目是省级重点工程。截至目前,项目东车场安家山河大桥280根桩基全部完成,19个承台全部完成,墩身695米完成280米;武家沟特大桥136根桩基完成113根,14个承台完成7个;冯家川3号隧道全长811米,已开挖完成225米,储运装施工210万方土方已开挖完成205万方,节点工序强夯25万平方米已全部完成。储煤系统结构物已完成70%。“我们每天投入施工人员100余名,全力以赴赶进度,争分夺秒赶工期,打造质量过硬、人民放心的精品工程。”中国铁建大桥局兴保铁路复线项目现场负责人张立鹤说。
保德是忻州实施“西引”战略的重点县。走好“西引”之路,推动晋陕蒙能源与生态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与晋北城镇圈、长城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优势互补、协同开放的发展高地,是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一道时代命题。
“强经济必须强产业,强产业重在强项目。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稳步提升。”县委副书记、县长韩朝炜表示,要狠抓项目招引落地、投产达效,打造“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式项目建设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近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频频传出的关键词是:“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连续2年全县GDP过百亿——122亿、138亿,无不包含了全县上下砥砺前行、团结奋进、乘势而上的一份份努力。”韩朝炜说,实现振兴崛起,要有事必功成的信心,更要有滚石上山的付出和努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快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完善市场公共服务专业化全周期配套、主动对接融入“晋陕蒙”市场建设……一个个具体目标、一项项制度创新、一条条政策措施,看得见、听得到,全是付诸行动的举措。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突破,积厚成势。近年来,保德县锚定优势产业,向项目投资要潜力,向转型升级要效益,向营商环境要竞争力。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新路。
煤层气开采平台。袁建波摄
镜头一:乡镇书记同台“比武”,现场“过招”
近日,县委组织开展了乡镇“大比拼”活动。11位乡镇党委书记轮番上台,聚焦巩固衔接的难点、焦点、热点,围绕组织领导、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项目进展和资金支付、问题排查整改、“三支队伍”管理等工作,谈思路、晒亮点、讲经验、比实效。
在全县营造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巩固衔接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镜头二:县乡村联动,“七个抓手”巩固成果
始终把巩固衔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县委、县政府统筹抓,书记、县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行业部门专项抓,乡村两级直接抓,帮扶干部驻村抓,督导检查倒逼抓,层层压责任,层层抓落实,予以政策与制度“双保障”。
三年来,全县制定下发监测帮扶、产业就业、搬迁后扶、驻村帮扶等60余个巩固衔接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支撑,提供了工作遵循。全县三年实施38个专项行动,确保常态化排查、及时化整改、责任化保障的“三化”机制有效运行。
镜头三:行稳致远,粮食生产实现“七连丰”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保德县加大农业投放力度,让第一产业发挥主导作用,全县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7年大丰收。
2022年,保德县粮食种植面积达33.79万亩,粮食产量1.3亿斤,为历史最高年份。全县瓜菜播种面积达1.06万亩,产量4.28万吨。全县接续建设22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基地。全县良种覆盖率达100%,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10691亩。
“种了这么多年地,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政策、这么高的收入。”义门镇暖泉村村民赵继继激动地说。
镜头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保德县依托“三省通衢”区位优势和物流运输比较优势,创新实施务工就业“以奖代补”政策,不断壮大赴陕西府谷、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省外务工规模,打造了一支新时代“走西口”劳务大军。
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达24925人次,其中省外3586人次,收入近2000万元。
与此同时,县里锚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目标,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近三年来,县里共安排产业项目资金3.3亿元,用以巩固提升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红枣、生态、特色林果、温室大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伏等10大乡村特色产业,以此来推动“特”“优”产业集聚成势。
截至目前,保德县共有农产品加工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5个,农业企业30个、家庭农场35家,认定帮扶车间7家。2022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8%。打造“谷香保德”“保德油枣”等区域公共品牌。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保德县努力将农村打造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白家墕村高标准农田。宫爱文摄
掀开“一泓清水入黄河”新一页
“黄河治理,旨在保护,重在治理。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站在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有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县决策者信念态度很坚决。
保德县是全省19个、忻州市3个沿黄县份之一,黄河流经全县63公里。
县委把“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作为牵引全县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的“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河道、岸线生态修复治理,全面铺开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保护和治理齐头并进,全力推动项目工程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该县“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在净化黄河滩涂方面。加强河道监管巡查,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全县共排查排口47个,已规范整治10个,采取封堵措施31条,其余6条事关雨水排口。清理滩涂、沟壑及地表冲沟39处,清运积存固体废弃物1227立方米。增购清污船,全天候在天桥库区上游保德段水域巡河、清理漂浮物,已出动清理30余次,清理漂浮物40余吨。县城雨污分流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预计10月底前完成管网建设。
在绿化公路斜坡方面。沿黄6乡镇共整理坡面7.9万平方米,植树500株,修剪树木40公里。
在美化沿黄公路方面。安排资金4000万元,对沿黄公路两侧65处建筑物进行拆除,现已拆除53处,剩余12处将在月底前完成,并在拆除区域留足空间,实施景观、驿站等项目。规范门店经营51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美化沿线墙体立面4.52万平方米,整治绿化景观点11处,新建标准排水渠220米,清运各类垃圾1.6万余立方米,并常态化保洁。加大沿黄道路扬尘治理力度,增购雾炮车、机扫车,常态化开展清扫作业。
在严控1公里方面。保德县沿黄1公里内有企业29家,经核查19家符合产业政策,其余10家企业因产业政策、工艺等问题存在争议,已聘请省里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估论证,结果待出。对29家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发现22家企业共存在38个环境问题,其中立行立改20个,已全部整改完成;限期整改18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6个。
在管控10公里方面。推进总投资1881万元的朱家川河保德县石堎湾至杨家湾段河道治理工程(已开工)和总投资175万元的朱家川河保德段建设污染源在线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正在立项)。开展了沿黄1至10公里内企业(15家)排查整治工作,14家符合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取缔1家。
县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提高站位,积极作为,把最高的标准、最实的举措、最硬的作风落实到沿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确保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保德贡献。
奋进正当时,实干在当下。现在,保德县大力倡导“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的工作理念,深入落实“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的工作要求,汇聚力量、久久为功,形成了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有效突破的生动局面。(王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