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1 | 来源:忻州日报
忻州是一个长城大市,是山西省长城分布最大的区域。虽然纵历12朝,14个县(市、区)中有13个珍存着长城资源,但是规模最大、战线最长、保存最好、地位最高的还是明代长城。
沧桑雁门关。杨峻峰摄
大明王朝修筑了8800多公里长城,其中保卫京畿最重要的防线就在忻州境内的外三关,外三关攻破,京城即破。为了严防京畿,明王朝还修筑了内长城和外长城,这内外两道长城在忻州交汇。明长城的万里军防分为九边重镇,后析为十一镇,忻州就有三镇的长城,即大同镇、山西镇、真保镇长城,边墙纵横,堡寨遍地,烽堠林立,雄浑壮美。忻州的明长城既有它本身的坚固雄伟壮观,还有紧临长河大漠面对蒙疆边境的战略地位,更有历史上血雨腥风保家卫国的实际作用,奠定了忻州长城在中国明长城中的崇高地位。
忻州明长城在宏观的军事作用上是“大明镇卫,京畿锁钥”,在管理体系上是“卫镇关道,纵横重叠”。我们只知墙体本身的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殊不知在忻州境内设立的军事防御机构是国防军、地方武装共存,或者分制,或者重叠,令人眼花缭乱。在明初未修筑长城之时以地方管理武装的形式设置了卫所制。洪武三年(1370年),明王朝在山西设了太原都卫,即山西都司的前身,隶属于国家的大都督府。之后下设了八卫两所,其中山西北部的前沿阵地设了两卫,都在忻州境内。洪武六年(1373年)在代州设了振武卫,控制雁门一线,洪武七年(1374年)在岢岚州设了镇西卫,控制晋西北,这样一东一西横锁晋北,成为拱卫京畿的无形院墙。
卫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明王朝在加强国防武装的同时,加强了地方武装建设,史载“度要害之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即相当于一个县的范围设一个所,管辖几个县设一个卫。同时还设立了守御千户所,守御千户所不属于卫管辖,直接归山西都司管辖。在建设雁门关城时,率先设立了雁门守御千户所。洪武八年(1375年),山西都司成立,相当于现在的山西省政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设宁化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二年(1379年),设雁门守御千户所。至宣德初年,山西都司设七卫五所,忻州境内有两卫两所。从宣德至嘉靖年间,山西北部内长城一线又设了五个守御千户所,其中宣德七年(1432年)设保德州守御千户所,成化十一年(1475年)设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弘治十年(1497年)设宁武关守御千户所,嘉靖三年(1524年)设八角守御千户所,嘉靖十七年(1538年)设老营守御千户所。这五个直属山西都司的五大所都在忻州境内。当时山西都司统领着八卫九所,忻州就有两卫七所,即代州振武卫、岢岚镇西卫,宁化所、雁门所、保德所、偏头所、宁武所、八角所、老营所,可见忻州大地军事防务之重要,其中偏关、宁武境内各设二所。
明朝在没有大规模修筑长城之前,即在疆域北部设关,排布国防军。因忻州明长城沿线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紧临刚刚溃退的蒙古部落,于是率先在此设关。洪武七年(1374年)建设雁门关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始建偏头关土城;成化三年(1467年)兴建宁武关城。在建设外三关的那段时期,开始加强太行山的军事防务,其中建设了忻州与河北交界处的龙泉关,正统二年(1437年)建下关,景泰二年(1451年)筑上关。在筑好关城之后,全国完善了九边重镇的防御体系,宣德四年(1429年),三关总兵进驻偏头关,标志着山西镇的正式成立。
明朝在先点后线的军事防务中,在关城建设好之后,于成化、弘治时期大规模修筑长城。15世纪70年代,修筑了陕西定边县花马池到黄河的长城,同时修筑了山西北部的外长城。16世纪中期,修筑了山西、河北境内的内长城和沿太行山南下的内三关长城,忻州境内的外三关长城和太行山长城基本修筑于明嘉靖年间。
在长城九镇设立之后,山西镇又以镇为中心,形成镇—道—路—城堡—堡寨的军事层级。山西镇下辖五个兵备道:冀宁道、冀南道、岢岚道、宁武道和雁平道。前二道分别管辖太原府城和汾州府城,行政作用大于军事作用,负责维持内地秩序和后勤供应,后三道分别负责山西镇三关防区的西、中、东部的关城和堡寨。在“道”之下,又分设成若干个“路”,这是将一镇之内兵备道的防守区域又分成若干段的军事要地,这一层级客观上细化了军镇内部的防卫任务,利于“分区协守”目标更好实现。嘉靖三十二年,管理太行山长城防务的蓟镇辟出真保镇,管理龙泉关,设了龙泉关路。至此,忻州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镇长城(山西镇、大同镇、真保镇)的地级市。
总之,忻州明长城的管理机构为“两卫三镇六关三道”和若干路堡,不论哪种机构哪种形式,不论如何繁琐复杂,忻州大地上的军事防务在九镇沿线是最强大的。拥有如此庞大的军事管理机构,才会在这块土地上修筑了纵横的城墙、林立的堡寨、如麻的烽台,才会引出无数壮烈的卫国战事。(杨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