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4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山西省文物专家王艾甫(中)鉴赏元好问用过的“金星砚”
7月13日,元好问后人元永吉,专程赴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就元家长期收藏传承的二方砚——“日月砚”与“金星砚”,以及1998年绘制的“元氏容谱”借展博物馆一事与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创意策划人、忻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宁志刚,博物馆投资运营主体、忻州老白烧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郜建宇,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馆长梁生智进行了具体商谈。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忻州市韩岩村人。宋金元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史学家、文化活动家。祖出北朝魏代鲜卑贵族拓跋氏,出生于金代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为唐诗人元结后裔。生父元德明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喜爱杜诗,推崇苏、黄。继父元格做官于掖县、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常携好问赴任。其师郝天挺引导他潜心经传、留心百家、刻苦学诗,对其成长影响很大。他七岁能诗,人称“神童”。兴定五年(1221)进士及第,不就选。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材郎,充国史院编修。后又历官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金亡后拒元官,隐居乡里。二十余年间,潜心编纂著述,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先后编成了史料价值极高的《中州集》和《壬辰杂编》。元好问一生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歌,他的《论诗》绝句30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很有地位。公元1257年(元宪宗七年)九月卒于河北获鹿,归葬于韩岩村。
据说,画家李平甫与元好问交好,曾为元好问画了一幅“家山图”,以慰元好问思乡之情,大家争相观赏。礼部尚书赵秉文看了画之后,就在画上作诗:“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并题注:“裕之先大夫尝居此山之东岩”。元好问的另一好友刘昂霄也题诗于图上。元好问也在画上题诗,这即《家山归梦图三首》。
其一
别却并州已六年,眼中归路直于弦。
春晴门巷桑榆绿,犹记骑驴掠社钱。
其二
系舟南北暮云平,落日滹河一线明。
万里秋风吹布袖,清晖亭上倚新晴。
其三
游骑北来尘满城,月明空照汉家营。
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
据元永吉介绍,元好问的后代一直都在忻州市忻府区西张乡系舟山下的元家山村的元氏老宅生活,“日月砚”与“金星砚”就是元氏老宅流存下来的珍宝物品。祖上传“日月砚”由元结所留。观此砚,砚四边雕有山、海、龙纹,其砚堂呈一状如太阳的圆形,其砚池状若弯月,“日月砚”应因此而得名。元氏祖上系北魏拓跋氏鲜卑族后裔,唐代诗人元结是元好问的远祖。《元氏家谱》载:“远祖元结(字次山),唐时礼部侍郎……”。“金星砚”则为元好问所留,山西省文物专家王艾甫先生曾专程鉴赏过此砚。金星砚所用材料是产自江西、安徽等地的一种石料,因为石中含有黄铁矿晶体或云母,在阳光下有耀如金星的斑,故名“金星石”。相传第一方金星砚出自晋代陶渊明之手,北宋米芾《砚史》中亦有记载。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赞金星砚曰:“石墨如漆,温润如玉,金星遍布,有大如豆者,细微发墨,叩之有声,制砚上品也。”如此二方砚确如元永吉所言,其珍宝程度自不必言说。
“元氏容谱”是1998年所绘制。“容谱”,即为云谱,是在家祭形式中使用的重要物件。该“容谱”由元喜红设计,忻州的收藏家、文化学者薛喜旺撰写相关内容,由焦付成绘制。
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是山西省文物局主管的首家非国家博物馆,以展陈忻州的历史文化为已任。从开馆以来,博物馆以准确的整体定位,各展厅主题定位及展品陈设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精心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更是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博物馆创建的“‘云际青山’——读书山房上元雅集”、“读书山房”系列出版物、“秀容讲堂”、忻州市委党校(忻州行政学院)“现场教学点”、中小学“研学基地”等文化品牌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影响。
元好问是忻州最值得骄傲的文化高峰,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的“前贤遗珍”展厅就收藏和展陈有元好问的相关珍贵典籍。尤其是“读书山房”还珍藏有光绪七年由秀容书院所刻的“读书山房藏本”的《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
此次元氏廿五世孙元永吉将元家珍藏的“日月砚”、“金星砚”和“元氏容谱”展陈于山西秀容书院博物馆,可谓锦上添花,也将为宣传介绍一代文宗元好问,以及传承元好问历史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