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高质量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综述

发布时间:2022-09-13   |  来源:忻州日报

有爱无“碍” 行稳致远——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忻州市残联把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全市残疾人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实施“1333”工作法,精准选户、精心沟通、精细落实,强力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高质量完成2041户改造任务,不仅极大改善了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助推残疾人与全市人民一道奔向小康,而且有效促进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强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选户 助力困难重度残疾家庭“迈步”奔小康

“每天都在网上直播演唱静乐道情,有好几千的粉丝。”静乐县中庄乡盆子水村的辛志平现在成了村民们眼中的“网红”。

今年49岁的辛志平是患有先天疾病的肢体二级残疾人,因行动不便失去劳动能力,只能与父母相依为命。全家三口人仅靠微薄的种地收入和社保资金维持生活。辛志平更因缺少与外界交流,整日少言寡语,对生活缺少信心。通过无障碍硬化改造出行通道,辛志平开始主动走出家门与人接触,了解各方面信息,还在当地残联人员的帮助下开始手机直播,不仅丰富了生活,也增加了收入。

助力残疾人脱贫奔小康和促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忻州市残联在推动家庭无障碍改造之初就设立的目标。但如何从众多残疾人家庭中甄别筛选符合条件的改造对象,既关系政策落地也关乎社会公平。忻州市残联深入调研、统筹谋划,分三步推进。

线上分析。忻州市残联充分发挥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数据,认真分析评估有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全面掌握基础信息。

入户调查。广泛开展逐户调查,了解残疾人是否有真实需求、是否已经改造等情况,客观分析真正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情况,最终确定首先对残疾人居住相对集中的乡镇进行改造,解决因住户居住比较分散造成改造成本较高、中标企业施工不便等实际困难。

精准确定。经过村评、乡审、县批确定和社会公示的程序,接受社会全面监督,确保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线上数据分析,线下实地调查。在确定改造对象过程中,忻州市残联精准识别、精准认定,基本实现了需求户“应改尽改”。在已改造完成的2041户中,1921户为“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改造总户数的94%。通过无障碍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环境,解放了残疾人家庭劳动力,助推了残疾人家庭走上致富路。

精心沟通 助推改造工作“量体裁衣”

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把改造政策向残疾人家庭讲清楚,既能推动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又能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忻州市残联立足于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目标,坚持做到“三到位”服务,因人而异施策,因户而异改造。

政策宣传到位。基层残联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村)宣传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政策,增强残疾人家庭改造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无障碍改造工作,提升社会各界对无障碍改造工作的认知度。发挥残疾人的主体作用,变“要我知”为“我要知”,让残疾人深刻认识到家庭无障碍改造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他们融入社会的机会,使他们形成自觉改造的主观能动性。

思想沟通到位。在确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期间,县、乡残联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残疾人家中做到“三个讲清楚”,即讲清楚无障碍改造政策,让改造户知道“要干什么”;讲清楚针对性改造的内容,让改造户知道“要怎么干”;讲清楚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改造的内容,让改造户知道“能怎么干”。通过“三个讲清楚”,打消了残疾人的思想顾虑,调动了广大残疾人配合改造的积极性,形成了支持无障碍改造的合力。

跟进服务到位。在工作过程中,残联工作人员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用心交流,用情沟通,最大限度激发残疾人改造意愿。今年38岁的刘虎虎是静乐县神峪沟乡张贵村的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通过对他的入户调查摸底议定为改造屋顶,然而在政策宣传时,工作人员却发现他心事重重。残联工作人员最终了解到刘虎虎由于投资经营的养殖专业合作社面临发展困境,所以对改造工作也没有热情。为提振刘虎虎的信心,工作人员主动帮忙提供市场消息、了解政策导向,让刘虎虎感受到了残联的真诚和温暖,全面配合完成了无障碍改造,解决了全家的居住安全问题。

改造,让家庭无障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的残疾人家庭安装了自动晾衣架和室外照明灯,有的新改造、制作了木质如厕坐椅,有的新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因家制宜、因需施策的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使残疾人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精细实施 严把改造工作“质量关”

家庭是残障人士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无障碍改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的质量。忻州市残联在推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改进无障碍设施,兼顾各类无障碍设施特色特点,拓展思路、精细化运作、严格把关,确保无障碍设施实用耐用好用,真正解决生活难题、提高生活质量。

把好改造工程个性化方案制定关。各项目实施县的残联领导带领中标施工方进村入户,根据各改造户的居家情况、身体状况、残疾类别及程度、个人需求等等,深入交换意见,反复磋商,最终确定改造内容。确保因户而异,一户一策,达到“小改造、大提升”的效果。

把好改造工程程序规范关。在无障碍改造内容、施工方确定等方面,建立健全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实施和改造对象公示制度、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项目竣工验收制度、改造档案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在施工方确定环节,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执行,公开向社会发布公告、公开报名、集中评标、合法中标。在工程验收后,将施工前后所有资料整理归档保存,相关数据上报全国残联无障碍改造系统。

把好改造工程质量监督关。在施工过程中,县残联派专人随时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残联不定期派人抽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结束后,首先由施工方自行检查,最后由县残联组成县、乡、村三级验收组对每一户的改造内容逐一验收签字,确保改造工程质量。

“一个台阶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每次出门都要经历莫大的考验。”这是宁武县东寨镇大洼村肢体一级残疾人王玉存曾经的真实生活写照。如今,家庭无障碍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使王玉存能够独立完成出行,妻子也能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可以在外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小工程,大民生。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的实施对参加人家庭不亚于一次“重生”,不仅带来了生活条件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心理上的自信。如今,忻州市已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忻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市残联工作重点任务。忻州市残联将总结改造经验,注重开拓创新,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奋力开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新局面。(郝永峰)

[编辑:刘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