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县八角镇“一核两翼一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2-08-31   |  来源:忻州日报

神池县八角镇地处神池县西北部,全镇耕地面积15万亩,是典型的农业镇。今年以来,八角镇党委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核两翼一基地”模式,迈出农业现代化新步伐,助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因地制宜谋发展,一个核心定基调

八角镇多平地和丘陵,光照充足,适宜发展农业。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经营中面临耕地小而散、生产效率低、劳动力短缺、农民种植积极性低等难题。八角镇党委、政府抢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遇,因地制宜,作出“引企带村企,村社带农户”的核心战略决策。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社作用发挥为根本,带动村集体经济积累和群众增收为目标,着力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与米小西农业、天牧生物科技、华远陆港光伏、牧川农业、谷农缘供应链、绿芝林、绿农园农业、龙鑫农副产品加工、国信现代农业等10余家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引入社会资本2000余万元参与村集体经济项目投资建设。以合作社为枢纽,承上启下,联合实体强龙头,抱团经营盘活资源,示范带动谋求发展,稳步推进全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整合各村集体现有农机设备抱团经营,成立圪坨庄众鑫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耕地、旋地和打捆作业服务,仅春耕阶段就为村集体创收24.6万元。秋收后,在全镇范围内帮助农户将秸秆离田,创造收益的同时减轻防火压力,秸秆由合作社统一打捆、销售,秸秆每亩可销售144元,成本72元/亩,收益由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按5:3:2比例分配,亩收入为合作社36元、村集体21.6元、农户14.4元,全镇可作业8万亩,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20万元。

健全拓展产业链,两翼布局固根本

八角镇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两项主业,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种、养两翼并举的发展格局。一是完善种植产业链。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闲置资产入股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延伸经营服务链条,精心布局的集体经济项目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农业产业闭环,在“耕、种、防、收”四个环节都有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使农资产品、农化服务从上而下直接抵达农户。如韩家坪村利用集体闲置厂房入股企业建设的玉米烘干厂在获得9万元集体收益的同时,使玉米收储难题迎刃而解;圪坨庄村利用人才专项基金建设的1000亩灌溉观光鱼池基本完工,既解决旱季浇地问题,又着眼发展所需;与天牧生物达成的秸秆收购协议,解决了秸秆回收利用的难题。二是完善规模养殖产业链。由村集体投资1000万元,引入社会资本1800万元在圪坨庄村和八角村建设万只羊场“光伏+养殖”项目,村集体以资金和土地方式入股,通过在羊舍顶设置光伏发电装置提高收益,年可为村集体创收92.89万元。同时结合2021年引入的安徽牧川农业公司屠宰厂布局了一条“养殖、加工、销售”的畜牧业全产业链,辐射带动全镇羊产业健康发展。

两保五统全托管,激发土地新活力

2022年4月,八角村集体经济组织与21户农户签订了托管协议,着力建设500亩集中连片土地全托管示范基地,并为托管地块购买了农业保险,在保产量、保单价的“两保”基础上,采取“五统”模式(统一提供种子、农资、管理、收割、粮食收购服务),引导农户主动参与土地托管,让农户在家门口打工,田间变成了“车间”,农户变成了“工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变成了“田管家”。甩手掌柜奔“钱”程。基地采取全托管的方式,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托付给“田管家”,土地托管费用不需要提前支付,耕、种、防、收等环节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年底收钱,当起甩手掌柜,做到一动不动就可增收致富。创新模式增“钱”力。在“两保”前提下,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约30%,同时保证了良种、高产,增加收入。该基地农户每亩可获得保底纯收入649元,亩收入超过800元后,超出部分按7:3归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按亩产1500斤、每斤1.2元计算,农户每亩可收入942元,同时可为村集体创收16.91万元,既提高了农户的整体收入水平,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好“钱”景。农户每当到了农忙时节,都需要年轻劳动力回乡播种和采收,然而和工资性收入相比,农户的种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低,回乡务农反而减收。“田管家”的出现不仅能保证农户的农业收入,而且还能最大程度解放农村劳动力,让农户增加更多的工资性收入。2022年秋收后,八角镇计划召开“土地托管分红大会”,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土地全托管”工作,让更多尚在观望的农户参与进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吴杰

[编辑: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