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 彰显新时代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2022-08-30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今年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牺牲60周年。60年来,“雷锋班”陆续收到了47万余封来信,这些跨越时空的信函,满载着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呼唤。有的人在信中确定了人生目标,有的人在信件中畅谈理想,有的人希望“雷锋班”战士能做自己的人生向导。如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依然通过“善淘箱”、“雷锋存折”和“数字化大礼包”新“三件宝”传承着雷锋精神。变的是沟通形式和联系方法,不变的是情感认同和精神传承,雷锋精神仍然是鼓舞社会各界,包括年轻一代前行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号召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雷锋身上洋溢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对于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发挥着鼓舞斗志、砥砺前行的作用。我们要像雷锋那样,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再立新功,争做时代新人。

汇聚信念的力量。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雷锋的信念就是“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启示我们,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群众过得更美好、为社会变得更美好的奋斗中,才能让生命长度延长、生命意义延展、人生价值倍增。今天,我们学习雷锋,首先就要学他信念如炬,用信念之力推进伟大事业。党员干部尤其要带头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标杆,像雷锋那样自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将个人抱负与党和人民事业有机统一起来,引领全社会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厚植大爱的情怀。大爱是雷锋精神的鲜明标识。雷锋做好事不单纯是天性使然,更多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工作,培养和升华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人民无私大爱、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伟大觉悟和品格。情怀是一种深沉而持久的力量,一个有情怀的人,往往能够一以贯之、坚持到底。今天,我们学习雷锋,就要努力做到既有本领,又有情怀,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怀传递善的力量,为实现伟大梦想努力奋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传承忘我的精神。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这些杰出代表,无不是雷锋式忘我精神的化身。今天,我们学习雷锋,既要做到责任担当有我,又要做到利益得失忘我,忘小我私利而为大我公利,从而脱离低级趣味,在有益于社会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激荡进取的锐气。从红船精神到抗疫精神,从抗战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从长征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里,始终贯穿着一股子锐意进取的劲头。精神状态往往决定人生姿态、事业成败。是暮气沉沉还是朝气蓬勃,是精神早衰还是斗志昂扬,相信每个人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今天,我们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永不满足、永不懈怠,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敢闯敢干、一往无前。

学雷锋,一个永恒的时代主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新时代,面对艰巨繁重的目标任务,我们更加需要雷锋精神这面旗帜的指引,更加需要以雷锋精神塑造心灵世界,自觉把个人的追求和奋斗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樊雁翔)

[编辑: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