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抗倭英雄事迹万世德在黄河畔重现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付秋杰)黄河奔腾,长城巍峨。连日来,实景微短剧《戍边风云》在偏关老牛湾景区望河楼下精彩上演,整场演出以黄河长城为天然舞台,以15分钟的精悍叙事,重现明代抗倭名将万世德征兵偏关的壮烈故事,为"五一"假期的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演出在烽火台下的征兵告示拉开帷幕。随着在烽火台下的征兵告示前,老秀才颤抖着念出告示内容,农妇栓子娘却愤然抢过并撕碎,声嘶力竭地呐喊“五两银子就想买咱娃娃的命?!”道出百姓对战争的无奈与恐惧。铁柱提到“倭寇在浙江杀了一万多人”,让栓子娘瞬间哽咽,说出“你爹的腿就是在那丢的!老万家军旗往哪儿插,偏关的坟头就往哪儿栽!”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万世德的出现瞬间抓住所有观众目光,他锵然拔剑,声音浑厚有力地说道“乡亲们!这老牛湾的每一块长城砖,都沁着咱先人的血!”,随后割破手掌,震撼地说出“此番东征,不带回倭酋首级,此身便如这血水,永葬东海!”,全场观众为之爆发出掌声。
新兵们手持白蜡杆认真操练,万世德以枪杆击节,训练士兵应对倭刀与箭雨,众兵回应整齐有力,展现出偏关儿郎的热血与担当。突然,栓子娘突然捧着刚纳的布鞋冲入队列,塞给士兵们,哽咽着说“这鞋底绗了羊毛,倭寇的地界潮。将军,把活着的带回来......”来自太原的张大爷感慨“这双鞋底绗着羊毛,针针线线都是母亲的爱啊!”。
随着进入终章,当众人转身,随着杏儿撕心裂肺的“哥……”的哭喊,战鼓声中演员们将演出推向高潮。那悠扬而悲壮的曲调,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万世德率领众士兵跪拜家乡。一句“此去四千六百里,凡是听见山西梆子的地方——就是咱回家的路。”一位来自太原在观后表示,在长城脚下看万事德保家卫国的故事,感觉血脉里的东西被唤醒了。
该剧创作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戍边风云》的演出,是团队对“文旅融合+历史活化”的初次尝试。创作团队充分运用老牛湾实景优势,将黄河涛声、长城烽燧融入叙事,力求还原历史质感。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这片土地流淌的热血。这部实景微短剧不仅重现了万历朝鲜之役中偏关子弟那份历史故事,更让黄河边的古堡变成了激发民族自豪感的露天课堂。它以一种鲜活而震撼的方式,让观众置身于历史的烽烟之中,亲身感受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家国情怀,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难以忘怀的热血历史之旅,也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