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万族人》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9-11-18   |  来源:忻州日报

  当老同学徐茂斌将他的又一部力作《徐万族人》赠送我后,我激动不已,很快通读了一遍。后来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连载,我还是按捺不住,又通读了一遍。

  《徐万族人》究竟好在哪里,它究竟告诉了读者什么,究竟向读者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究竟和读者达成了哪些心灵上的默契?这恐怕是所有读者需要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觉得,《徐万族人》至少告诉了我们三个方面的问题。罗列如下,与广大读者交流。

  一是贫困地区的根本出路在于抓文化抓教育

  徐家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这个村子出了很多人才,尤其是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这个村子的人才发生了一次整体性的“井喷”。一时间,村子里人口锐减,因劳力缺乏,地都无法种了。

  作者在《引言》中这样写道:“如今在五寨县城居住的人口比村里多,在忻州城里居住的人口比村里多,在北京城里居住的人口也比村里多…… 加起来一算,在各个级别城市里住着的人口就有几百口,而村子里只剩下几十口,仅仅是个零头而已。”与人才大批涌现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徐家村的自然环境,徐家村的自然环境如作者所说:“那个村子并没有什么特殊,和晋西北所有的农村别无二致,甚至条件更艰苦,环境更恶劣,只是那个村子里的人们价值观念有点特别,他们历来重视文化教育,自己再穷的日子都可以忍受,但孩子们无论如何得有个书念。”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才使得徐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徐万族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只要抓好文化教育,哪怕再贫困再落后都不要紧。有了文化教育就可以改变农民的命运。因为文化会给你插上翅膀,让你飞出大山,飞到蔚蓝色的天空,自由翱翔。

  二是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在经济社会中先行发展

  纵观中外历史,人类文明均肇始于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四大文明古国的产生发展,比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媒体对我国较富庶的江浙地区的钱姓、贝姓等名门望族的报道等等,无不验证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规律。而徐茂斌用他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思维,捕捉到的是一个经济基础落后,而精神文化却极其丰富的典型案例。这个案例就是徐氏家族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手抓人口的再生产,确保族群的繁衍生息,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兴学办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徐茂斌通过文学的形式,把徐氏家族400 多年的发展史,一幕幕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品让我们深刻反思的是:为什么一个定居于晋西北沟壑纵横、自然环境近乎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山村的徐氏家族,竟然能奇迹般生存下来?不但能生存下来,而且还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徐家村人,世世代代不仅重视物质生产,更重视精神生产。

  三是文化底蕴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抓文化教育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徐万族人抓文化抓教育,一抓就是四百年。真可谓是确保了这一现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堪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四百年,人事更迭肯定是少不了的,谁能一竿子插到底,活这么大的年岁?这四百年换了十几代人,可抓文化抓教育的决心没有变,抓文化抓教育的行动没有变,何其艰难乃尔!

  当然,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源头。徐万族人的文化源头在哪里?

  《徐万族人》对此也作过详尽的叙述:“我不能不佩服我的祖先徐万。他在告别人世时,只用了三言两语,就将自己的威严和意志凝固成了一条不可动摇的规矩。这条规矩贯穿了四百多年,惠及十三代六百多个子孙。”

  有了源头,又有了制度,这就使徐万的文化传承有了可靠的基础。本来,经济是推动文化发展最强的动力,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条定律。可是没办法,在经济不给力的时候,徐万族人只能靠近乎于严苛的制度来保证文化教育的传承。这也正应了时下我们常说的硬件不行软件行,硬环境不佳软环境优化。再者,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好在,制度有制度的优势,它既有约束性,又有长久性。

  当然,仅仅依靠制度,而忽略了人们的创造性也是不可取的。世上没有永动机,因而“磨不推自转”也只是一种幻想而已。事实上,徐万族人的历代传人,在抓文化和抓教育时,都发挥了很好的主观能动性。

  徐氏家族在文化薪火传承中不但自觉,而且自信。徐氏家族的正统教育,使得这个家族文化底蕴的积累越来越厚。一旦等来了机会,徐万家族的人才便会从整体上,走出大山,进到城市,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总而言之,只有靠文化,才能保证一个家族亦或是一个民族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徐万族人》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纵观中外文学发展史,那些灿若星辰、闪射出耀眼光芒的历代名家名作,无一不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而徐茂斌在《徐万族人》中,采用写实主义的文学形式,以鲜明的观点,平实的叙述方式,通过一连串特写镜头,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活的徐氏家族人物形象。这些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既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切体验,独特思考,高度概括,又体现了作者严密的逻辑思辨能力,形象的文学思维能力和老道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足见其文学造诣之深,文学积淀之厚,文学修养之高。(马文秀)

 

[编辑:李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