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仁安寺游记

发布时间:2019-07-22   |  来源:忻州日报

  仲夏的午后,笔者怀着热切的心情,驾车出县城,东南行7.5公里后,便到了代县选仁村的仁安寺。仔细端详着近在咫尺的建筑群:蓝天白云下,朱墙森严,殿宇巍峨,宝塔高耸,座座楼阁画梁雕栋,勾檐斗角,琉璃红墙,金碧辉煌,不是宫阙胜似宫阙。我手拿单反相机,直进寺院。坐东朝西的仁安寺大牌坊高大雄阔,两层飞檐,琉璃覆顶,牌坊顶书有“佛光浩然”四个烫金醒目大字,豁然入目,我按动相机快门,定格下第一张照片。

  三间大门好气派。两尊石狮子蹲在须弥座上,左雄右雌,成双成对。雄狮右前爪玩弄绣球,爪下之球象征无上权利;雌狮左爪抚摸幼狮,爪踩幼狮,象征子孙后代绵延不断。只见形态满头卷发,威武雄壮,形象逼真,严守寺门。细观“门当”,一对抱鼓石位于三门入口一左一右,形状圆鼓,是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物件,也叫石鼓门枕。再看大门框上方凸出的四尊木头雕刻的漆金门簪,就是“户对”。人们常说的“门当户对”来于此。提脚跨过第一道门槛,我按照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的说法,拾级而上,我先迈右脚,进入书有“天洞”篆字的南小门,右手是一长廊,西面墙面横书“南无阿弥陀佛”,凝神谛视,恍如来到佛国大门。第一进院南端为仿古戏曲舞台,地面、台阶乃至戏院全部由青石砖铺就。

  每根立柱都刷上了朱色油漆,门枋一律漆成了蓝绿色,敷金施彩的雕刻与气宇轩昂的高檐、艳丽华美的藻井浑然一体,极尽奢华。左右厢房6间,戏台居中。台口三间,中间大两边小,朱色露明柱上成双吞口,惟妙惟肖;台口雕龙刻凤,活灵活现。戏台系木结构,抬梁式歇山顶,呈方形。古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的文化展台。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忠孝节义的故事在这里登场,剧情曲折委婉,演员水袖轻舞,观众如痴似醉。戏台是寺院常见的建筑。

  与仿古戏台相对应的建筑是玉皇殿。玉皇殿是中式仿古建筑,从写有“地福”篆体字的小门拾级而下,是第二进院,东墙一个角落是砖雕照壁,绿色琉璃瓦盖顶,三脊八兽,猫头滴水,方榧圆椽,斗拱之下是一幅《编译华严经》图,画面精雅别致,采取浮雕等工艺,将图案凸显出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给人以活灵活现的美感,不失为砖雕艺术的杰作。照壁不仅敦实坚固,而且美观大方,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朝北面有门,两个门的两侧是砖雕,砖雕四幅图分别是琴棋书画。几人一组,分别在弹琴、读书、赏画、下棋,其乐陶陶。表达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一种高雅格调。在砖雕的雕刻手法上,采用了高浮雕、平雕、透雕等手法,人物刻画生动、入木三分,喜笑颜开的小茶童、抚须的长者、翘着腿听琴的听者,都让人看了拍案叫绝。人物造型惟妙惟肖,构图丰满,怎一个妙字了得!让人感叹雕者的鬼斧神工。

  进入第三进院,南面三间是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佛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背面供奉着韦驮天塑像。天帝命四天王各护守一方: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四人均作胡貌梵相,铠甲介胄。四大天王手中法器,分别取其谐音、寓意。如:剑,取其“锋”刃之意,为“风”;琵琶,有谐“调”音韵之意,为“调”;伞,乃“雨”具,为“雨”;蛇,取其滑溜,为“顺”。合起来就有“风调雨顺”之意。四大天王手执法器,怒目圆睁,各具神态。正中龛内供奉的大肚弥勒佛,恰似笑迎熙熙而来的游人。

  天王殿东边建有一钟楼,西边建有一鼓楼,两厢对称。钟楼上吊一口千斤铁钟,铭文有载:“山西太原府代州城东选仁村......”“因旧钟损坏……万历四年四月由金火匠赵廷鹏重铸”等字样。西边鼓楼上置有直径1米的牛皮大鼓。钟鼓的作用在于早晨先撞钟,撞钟代表一天僧侣工作的开始,念经打坐……到了夜幕降临,就敲鼓转入晚上休息。这就是人们说的“晨钟暮鼓”。这里的钟鼓不仅有报时的作用,还兼备了宣传的作用。“洪钟震响觉群生”,“昼夜闻钟开觉悟”。采用“楼”的形制,是因为可利用其下层为共鸣腔,使声音悠扬远播。

  正面是文殊殿。殿内东西北墙壁满绘壁画,并沥粉贴金,画法精心,线条流畅,保留了浓郁的古代遗风。文殊殿后檐和斗拱上还有团花行龙、旋子彩绘,令人目不暇接。文殊殿设计精巧、用材讲究、出檐深远、气势恢弘,明显具有官式风格。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行的地方。大雄宝殿建造在第四进院。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塑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慑服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雄宝殿一般称正殿或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像旁一般有两位比丘立像,年老的名“迦叶尊者”,中年的名“阿难尊者”。内塑有十八阿罗汉,皆披红着绿,或文静慈祥,或威武凶悍,仪态万方,栩栩如生。香烟缭绕处,木鱼声声中,一些善男信女进入殿堂,神情肃穆,双膝跪垫,双手闭合,默念心愿,然后虔诚叩首。走了一拨,又进来一拨。

  走进第五进院正面是藏经阁,藏经阁也叫“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的场所。阁内油漆彩画,技艺精湛,雕刻精美,形象生动。多宝如意塔居中,宝塔巍峨屹立,与代州的边靖楼遥遥相望。塔在宗教文化里都有镇守一方水土、驱散邪气的重要作用。而驱散邪气,使用阳数(奇数)来表示“光大”,这样可以更好吸纳周围的“正气”。而阴数(偶数)则会聚集阴气,所以塔的层数都是奇数。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临塔仰瞻,层层耐观,多宝如意塔建筑风格新颖,独特。塔由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在基座上外围24根朱色粗柱,里圈8柱,共32根木柱支撑着八角七层36米高的楼阁式木塔。宝塔形如春笋,从下到上分别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和念觉支。隽秀挺拔,八角每个角都悬挂一只金色的小铃铛,56只铃铛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风过铃响,回荡空中。轻风过隙,风铃微鸣又衬出宝塔之庄严。塔刹如宝瓶,颜色金黄,别具一格,它犹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上有6根链条斜拉。宝塔内有木梯,可供登临观赏。步出七层塔门,立于回廊,此时清风扑怀,使人心旷神怡。步出塔院,回眸宝塔,凝神萦思,又叹其伟岸入云之姿,深悟人生之白驹过隙而宝塔永存。殿和塔檐下的雀替做成龙、凤、狮、鹤等浮雕,造型生动。塔的局部构件和装饰具有西方建筑的风格。

  走进仁安寺,迈步玉皇殿,穿过五进院,细观天王殿,亲临文殊殿,来到大雄宝殿,驻足宝塔下,一尊尊菩萨佛像,或低眉,或垂目,或怒目,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宝相庄严肃穆,似乎要看透沧桑变幻,渡一切尘世苦难。不知道每天的晨钟暮鼓,每夜的青灯古经,是否磨尽了痛楚,平复了心中血泪,在心底开出一朵莲花来,荡尽满心的尘埃,从此无挂无碍。仁安寺五进院有东西配殿,东有龙王殿、奶奶殿、关帝殿、普贤殿、天竺殿、观音殿,西有还海岁殿、元辰殿、诸神殿、地藏殿。庭院格局,松柏苍翠,草坪如毡,花色点缀,身临其境,倾听清净梵唱,品味佛教古韵,洗去浊世尘埃,聆听禅师安心之道。

  选仁村,一个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古村落,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在选仁这块土地上,让我读到了一首古老含蓄而又焕发新韵的长句诗;让我知道了一个由传说故事而来的仁安寺;让我看到一幅雅致古朴而重墨多彩的水墨画;让我领略了坐北朝南,一长方形仿宫殿式布局,五进院落建筑群中亭台楼阁、僧舍殿塔百余间的风貌风采;让我知晓了为建寺而投资近两亿元的乡贤宋新发。寺院泥塑、彩绘、浮雕、壁画、石刻、砖雕等,融入明清庙宇风格风韵,汇聚三晋古建之精华精粹,再现昔日寺院之古色古香,更显今日新寺之金碧辉煌。成为乡村振兴的好典型,避暑度假的好去处,游览观光的好景点,静心悟道的好道场。

  时光倏然而过,我置身佛韵浓浓的仁安寺,醉入在这世外桃源。在晚霞余晖映照下,整个寺院建筑轮廓在灯带闪亮的点缀下,又现一番景观,煞是好看。我不舍地走出了仁安寺,浮想联翩……但愿这雄美庄严的殿堂、曲径通幽的寺院、弘扬佛教的圣地,“佛光浩然”“清风气正”,成为雁门关下一道永不疲倦的风景。(王 斌)

[编辑:李艳荣]